《14.1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教学用具: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小实验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4.1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2.突破难点的方法:练习:利用如图1几种情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图1)(二)压强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1.提出问题2.进行假设和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5.分析现象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公式: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的计算公式是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F---压力---牛顿(N)S---受力面积—平方米(m2)1Pa=1N/m2压强的物理意义:以P=20Pa为例,P=20Pa=20N/m2,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20N。讲解例题,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压强及有关计算(特别是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统一)通过列举相关的实例(啄木鸟、图钉、刀等),提出问题,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感受、经验进行讨论并总结和归纳:第二课时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举例联系)减小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练习:练习册三.布置作业:名校名典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