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促进工商高效能监管的调研报告停征“两费”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进一步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同时,监管职能的巨大转变,监管任务的多样化,执法难度的增加,对工商部门,尤其是基层工商所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进一步加快工商所职能转变,实现高效优质监管服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根据目前基层工商所干部队伍现状,以及与新时期监管要求存在的差距,在制度创新提升监管效能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抛砖引玉。一、工商所干部队伍现状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我们了解到,总的来讲,基层广大干部精神风貌良好,工作热情较高,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不断增强,整体干部队伍素质有所提高,能够较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另一方面,我们的干部队伍还是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基层确有一部分干部收费能力强,监管服务能力差,停征“两费”后,一时难以适应监管重心、执法方式的迅速转变,受思维惯性的影响,难以突破旧有的模式,监管的主动性、执行力未完全发挥出来。二是岗责较模糊。出现新的大锅饭现象,基层岗位责任没有明确到个人头上,有些同志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效率不高,工作按部就班,被动应付的多,积极主动的少,虽然分局将新进人员不断充实到基层,但是各单位仍感到人手紧缺,不断向人教部门要人,归根结底是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由于考核指标量化不够科学,不能客观、全面、真实的反映干部日常绩效成绩,有些单位出现人浮于事,忙闲不均的现象,导致了日常工作浮在面上,沉不下去,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四是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没有与干部的成长进步,提拔任用、评优、评先挂钩,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与监管要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第1页共4页随着基层工商所综合监管职能向纵深处的发展,基层工商所的整体执法水平、监管效能等方面与新时期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一些较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监管到位需要人来完成,监管效能亦需要人来体现。低素质的执法队伍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的客观形势的需要。目前,工商所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例如基层所对业务知识精通的多面手不足10%;会办案、能办案人员不足20%;对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整体队伍素质、履行本职岗位的能力亟待提高。2、监管范围相对狭小。近年来,工商所监督检查范围虽有所拓展,但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出现监管上的盲点与空白,与实现工商所的综合监管职能的要求来说,则显得监管领域相对狭窄,实现高效能监管的深度不够,监管力度不足。3、硬件设施不足。工商所落后的检测工具及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商执法力度,局限了工商所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难以适应今后监管工作的需要。4、执法力度不够。存在重专项整治,轻日常监管的现象,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使基层所疲于应付,由于日常综合监管的不到位,导致专项整治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工商所对某些市场主体的动态变化及市场经营活动情况难以控制和掌握,增加了市场巡查工作的任务量和难度,制约了工商所监管效能的发挥。二、思考与对策总之,停征“两费”后,基层工商所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创新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制度和方式,及时整合人力资源,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构建市场监管执法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工商所实现高效能监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水平。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是提高监管执法效能的重要组织保证。停征“两费”后,工商所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只有学好、学扎实相关知识,才能做好相关监管工作。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形成激励机制,实行凡提必考的干第2页共4页部选拔机制,及拿出建立政策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深造,将干部的个人职业规划与工商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干部的内在学习动力,通过激励政策促进工商干部努力提升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促使干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