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安徽省黄山市乡村旅游探究摘要: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品牌世界一流,黄山发展旅游“天时”“地利”“人和”。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交通比较方便,旅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但景类景型比较单一,参与性旅游项目少,资源所有者以村民和集体所有为主,主要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知名度不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必须加强管理,搞好规划,重点开发,突出个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黄山市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本文正是对黄山乡村旅游背景以及现状细致分析,并深入探究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劣势,实事求是并创新地提出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向与具体措施。关键词: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特点;分析;措施1.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分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从黄山旅游部门获悉,2007年黄山市旅游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535.1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23.7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增长25.73%;接待国内游客1466.61万人次,增长23.61%。那么,中国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进程中一个很现实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对第三次浪潮中现代科技与农耕文化奇妙重叠的时代特征论述:“这种奇怪⋯⋯的一致性,将使今天许多第一次浪潮的国家,可以不搞全套照搬,不完全牺牲他们的文化或者不首先通过第二次浪潮发展的阶段,就带有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特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了第一次农耕文明和第二次工业文明浪潮的席卷后,已进人第三次浪潮席卷期。与此同时,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返璞归真,亲近泥土。这是一种现代人追求的生存质量,又是一种生活时尚。在这种现代人类的双重探求中.城市和乡村都将找到自己需要获取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满足。黄山旅游“天时”“地利”“人和”。黄山是自然与人文合壁的结晶.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有2处世界遗产、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国家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已发现的地面文物多达4900多处。黄山是中国唯一拥有两处世界遗产的省辖市。《中国名人大辞典》收集的4万多清代以前历史名人中,黄山市就有800多位,位居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各州府之首。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民间艺术,传统的风土人情,动人的名人轶事,珍贵的文人墨迹,似乎这种历史遗留的人文与大自然赐予的山水田园风光隐含着“天时”;而未来三年.我市四小时车程到上海、南京、宁波、合肥、武汉、南昌等中心城市大交通圈的形成,未来七年,江浙沪地区“后花园”逐步建成,又渗透着“地利”;更可喜的是,省政府“两山一湖”皖南黄金旅游带发展战略规划2001年一2020年的逐步实施,发展旅游现已引起人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们的共识,可谓“人和”!2.安徽黄山乡村旅游市场现状研究2.1安徽黄山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况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南与浙江省接壤,西南与江西省毗邻,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47万。市内共辖有1131个行政村,其中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近20%,现已开发或列入开发计划、规划的村落有101个,分布如下:屯溪区8个,徽州区1O个,黄山区16个,歙县22个,休宁15个,黟县17个.祁门13个。黄山市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徽文化相结合,依托丰厚的徽州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一流的生态环境,以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起成立了跨省区域(含绩溪、婺源)的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节,全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涌现了诸如西递、宏村、翡翠谷等以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态为特征的乡村旅游典型。2008年上半年乡村旅游接待量近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8亿元,全市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