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年级下册《放风筝》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三年级下册《放风筝》教学设计1活动准备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活动目标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欢乐。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播放PPT,幼儿观察)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老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老师变造型的规律。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行,这些风筝都很聪慧,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老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1)老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2)老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过渡语:今日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2)老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三年级下册《放风筝》教学设计2歌唱活动:活动目标:1、学习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2、通过符号掌握和表现歌曲中的连贯与停顿。3、能正确地对待评价,并从同伴的表演中猎取信息。活动准备:1、对风筝的形状、特征、玩法有一定的了解。2、两种不同符号的条形卡纸。3、打击乐器若干。活动过程:一、在《化蝶》的乐曲的伴奏下,做“蝴蝶飞”进教室,每句句末做采花蜜动作,表现乐句的起止。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1、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谁会用优美和活泼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唱法演唱歌曲。2、全体幼儿分成两组,用唱衬词的方法,练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三、学习唱新歌《放风筝》。1、春天到了,一阵阵春风吹来,小朋友都到田野去玩,有的小朋友还放起了风筝,你们有没有见过风筝呀?幼儿学习新歌词,老师说出歌词后,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2、老师范唱歌曲,幼儿感受歌词优美的情绪。3、我们来听钢琴是怎么唱歌的,钢琴唱一句我们就跟着唱一句哦,幼儿跟随老师轻声学唱曲。4、老师出示条形卡纸。比较两种符号的表现方法。(连贯与断顿)老师出示波浪线问:“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幼儿自由猜想。老师,这个符号在唱歌中表示连贯,就是我们要一直唱。老师出示小三角形的卡纸,这在唱歌中会表示什么呢?哦,这在唱歌中表示要短顿的唱。5、倾听歌曲伴奏,体会歌曲的什么地方要连贯的唱,什么地方要短顿的唱。6、边看老师(幼儿)指符号,边唱歌曲。我们来看着图来唱歌,我来请唱歌好听的小朋友做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指图我们唱歌。四、有表情的唱歌。1、讨论:用怎样的歌声表现风筝在天空中飘盈?用怎样的歌声表现放风筝时的欢乐?2、根据讨论的结论,进行练习。(优美连贯;活泼轻巧的)五、轮流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学做评论员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学习他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同伴的评价。六、复习活动:打击乐《拔跟芦柴花》。1、在老师与幼儿的指挥下,分别演奏两次,注意演奏时用合适的力度,与同伴合作表演。2、正确的收拾活动室,整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