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1.小学二年级语文《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一、教学任务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制造性想象:二、教学过程(一)板画动物,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鸦”“狐狸”)。学生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边说:“咱们今日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请大家先猜一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在它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2.指名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①谁敢说自己读得?请读一读。②谁能诚实地说自己读得不太好?站起来读一读,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家帮助你读好课文。3.再朗读课文,思考: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①谁能用3—5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②谁能用1—2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4.让学生质疑问难。(三)创设情境,感悟意义。1.学习第1自然段。①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②出示投影片:指认“窝”“洞”,理解“窝”“洞”“邻居”。2.学习第2、3自然段。①既然是邻居,就应该好好相处。狐狸是怎样发现乌鸦的肉的?又是怎样想把肉弄到手的?请轻声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②谁同意说一说思考的结果?③哪句话写乌鸦心里兴奋?找出来读一读。它兴奋什么?④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它想到了什么?是从哪句话上看出来的?3.学习第4-7自然段。①狐狸是怎样哄骗乌鸦的肉的?请听录音,数数狐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说了什么?②指名读狐狸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问?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③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美丽的话,使得乌鸦竟得意地唱起歌来?联系实际情况想想,狐狸说的这些话和事实一样吗?是一些什么样的话?④老师小结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一个同学扮演狐狸,一个同学扮演乌鸦表演课文内容,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⑤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结果。(四)感悟寓意,想象创新。1.请说一说学习本课后的想法。2.同学们,乌鸦被骗走肉后它会怎样想?你们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话?3.复述课文。2.小学二年级语文《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受骗的道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2、重点理解乌鸦受骗上当的经过。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1、今日,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朗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二、初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狐狸是怎样骗取乌鸦嘴里的肉呢?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三、逐段讲读课文。1、讲读第一自然段。①指名朗读,提问:狐狸和乌鸦各住在什么地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②看电脑屏幕,认识“窝”和“洞”。“窝”是乌鸦住的地方,在大树上;“洞”是狐狸住的地方,在大树底下。它们是邻居。③电脑操作,将乌鸦和狐狸放到各自住的地方,加深对“洞”和“窝”的认识。④齐读第一段。2、讲读第二自然段。①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事?②提问:a、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话)b、第一句话讲的是什么?c、第二句话讲的是什么?③齐读第三段:读出乌鸦找到肉时兴奋的语气。提问:当乌鸦找到一片肉时,它的邻居狐狸在干什么?3、讲读第三自然段。①指名读。②观看电脑演示,引导学生说出狐狸在干吗?③提问:狐狸看见乌鸦嘴里的肉,有什么表情?④指导朗读。提问:狐狸馋得直流口水,它想到了什么?那么狐狸会怎么做呢?4、讲读第四~八自然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①指名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都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