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路课题:并联电路教学目标:1.能区分一般实际线路中哪些是串联电路,哪些是并联电路。2.能解释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3.能根椐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分析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电流强度在各支路上的分配规律。4.能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分析电路的联结方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内容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实物图并联电路电路图用导线把用电器并列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由此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不是只有一条路径,而是有多条路径,并联的各用电器能彼此单独工作。实验表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用U表示,电键闭合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分别用U1、U2表示,那么U=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关系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如右图所示,如果用I表示干路电流,用I1、I2分别表示各支路电流,那么I=I1+I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关系并联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可用一个电阻来替代使干路中的电流与原来的相同。这个起替代作用的电阻R叫做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I1=、I2=。因为I=I1+I2,所以=+又因为U=U1=U2,所以=+上述结果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由I=I1+I2可以看出,当两电阻并联时,支路电流I1和I2都是从干路电流中分得的。那么,I1和I2的大小与各并联电阻的阻值R1和R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由于U1=I1R1、U2=I2R2,又U1=U2,可得I1R1=I2R2,即=这表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各支路的电流跟支路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而且各支路的电流是根据各支路电阻的大小按反比例分配的阻值越大(小)的支路中电流越小(大)。因此,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由R1和R2组成的并联电路,当R1的阻值逐渐减小时,通过R1的电流逐渐变大。若R1的阻值变为零,它就相当于一段导线,此时总电流就全部从R1(导线)上通过。这种现象称为R2电阻被短路。在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只电阻被短路,电源就被短路了,这时通过电源的电流非常大,会烧坏电源。因此通常必须严格防止这种电源短路发生。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只电阻被短路,叫做局部短路。串并联电路的比较: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一、各电表示数之比例1.如下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与任一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电压表V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例1图例2.如下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电流表A2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例2图例3.如下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流表的示数之差与任一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跟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__________(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示数的差值跟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__________(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电流表A与电流表A2示数的差值跟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例3图二、电流的变化量1.变化的支路电流的变化量与干路电流的变化量例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电流表A1的变化量________电流表A的变化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例4图2.变化的支路电流的变化量与干路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流表A1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例5图3.变化的支路电流的变化量与干路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