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原文及说课稿【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原文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选择一个诚实的孩子做继承人国王吩咐大臣给全国的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漂亮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有个聪慧善良的孩子,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又给花种施了些肥,浇了点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兴奋的表情。突然,国王看见了手捧空花盆的那个孩子。他停下来问:“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孩子就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兴奋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孩子们问国王:“为什么让他做继承人”国王说:“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漂亮的鲜花吗?”【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今日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今日的说课。一、教材分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本组“诚实”这个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诚实的故事,知道诚实是一个人道德完善的基本准则,从小就应该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从道德上完善自己。《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熟的。最后手捧着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故事中所留空白点较多,有利于老师制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教学目标本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思维也很活跃,首先我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情境体验,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提升学生的画面感。(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并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诚实的人。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处于识字写字阶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重在通过故事向学生讲述一个道理。因此,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国王选择继承人的标准是诚实,并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三、教法学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语文课堂中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进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纳游戏教学法学习生字词、情境体验法感悟课文、谈话教学法引导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等。一年级学生不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以及煮熟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无法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为了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让学生做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前预习,并确定以“课前预习、情境体验、情感朗读”为主要学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感悟和理解的基础,学生在扎实的朗读训练中理解课文,培育能力。四、教学过程本课我共设计了四个环节:引入——感悟——挖掘——拓展。(一)引入部分1、我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设下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这篇课文,体会诚实的重要性。2、老师手举花朵词语(捧着、花盆、鲜花、最美、继承等),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学习字音,并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如:“盆”“分”。3、通过各种游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