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地理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中图版VIP免费

高一地理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中图版_第1页
1/4
高一地理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中图版_第2页
2/4
高一地理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中图版_第3页
3/4
_4.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根据有关材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课前预习】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对环境。2、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地关系不协调,增强3、工业文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提出,人地矛盾激化。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向环境中排放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表现:人类过度索取资源会出现资源短缺和排污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会形成3、环境问题的分布:城市乡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内涵: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原则原则原则【问题探究】将下列选项序号填人与结构图中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选一次)。①改善环境质量②人类与环境统一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对立⑤物质资料生产⑥统一ABCDEF【归纳总结】自己归纳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体系图。【课堂反馈】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污染问题B.生态问题C.经济问题D.发展问题2、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B、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C、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D、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3、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的萌芽时期是()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18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D.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4、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B.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C.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5、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以人为本,人定胜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6、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认的观点是()A、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7、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才开始出现矛盾D.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的人地关系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8、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何种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定胜天论C、可持续发展论D、天人相关论判断题9、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技术手段和人地关系思想。()10、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1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探究:A4B6C5D3E1F21——5DCBAD6——8ADB9对10错11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地理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中图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