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重点)3.理解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侨乡众多政策优惠(2)经济发展的成就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②是我国最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3)产业结构①\a\al(产业结构②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③经济特征:以外贸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特别提醒]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包括广东省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仅包括肇庆市区、高要、四会九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2第三产业不是轻工业。第三产业是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而轻工业是工业,属于第二产业。2.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①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②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特别提醒]工业化激发农村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从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3.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存在的问题问题表现生态环境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部分城市和地区缺水严重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城镇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良田,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急剧下降重复建设突出一些城镇为了提高自己的区域地位,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盲目扩大规模,重复建设现象突出(2)对策①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②\a\al(优化产③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自主诊断](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2)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不大。()(3)国家政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4)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问题均侧重在环境方面。()(5)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民工潮”和“民工荒”的本质是一样的。()【提示】(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和服装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玩具制造、食品加工等工业。(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3)×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4)×工业化产生的问题侧重在环境方面;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不仅体现在环境质量下降,还体现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5)ד民工潮”的出现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期,珠江三角洲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民工荒”的出现与农民工就业渠道的拓宽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有关。[合作探究·攻重难]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思考交流】(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分别是什么?(2)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哪些?【提示】(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包括广东省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仅包括肇庆市区、高要、四会)九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2)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3)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且降水丰沛;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优惠等。不利条件:能源和矿产缺乏,人均耕地少,环境污染严重。[归纳总结]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关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图所示: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