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为例)间期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4个精子变形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主要变化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复制体积增大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裂分裂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1个卵细胞2个极体1个极体退化间期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分裂分裂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的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重要概念: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三)受精作用:概念、过程、意义(四)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固定装片(在显微镜下根据染色体的特点识别不同时期细胞)(五)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模型(模拟实验)(六)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物种为2n):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2n2n-nnn2n2n-nDNA2a-4a4a4a4a4a-2a2a2a2a2a-a染色单体0,4n4n4n4n4n-2n2n2n00(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比较:①前期图辨认1②中期图辨认③后期图辨认二、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但类比推理的结论不具可靠性。(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体现了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用细胞遗传学解释“遗传因子是什么?为什么会分离、自由组合?”问题。三、伴性遗传(一)概念和实例实例遗传类型特点人类红绿色盲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①可隔代交叉遗传;②系谱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③女患者的父、子必为患者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①连续遗传;②系谱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③男患者的母、女必为患者(二)伴性遗传的应用一、课文填空: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哺乳动物称)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包括和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2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末期: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末期: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场所:。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哺乳动物称)过程变形期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②一条来自,一条来自。(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因此,它们属于,通过。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形成。(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卵细胞。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