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原子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2.能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知道元素、质量数的含义。1.原子的构成质量数(1)原子的构成①原子的构成如碳原子的原子结构模型②原子的表示方法(2)质量数①概念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后相加所得的数值。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a.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原子和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①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如N原子:。②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如Na+:。③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如S2-:。2.电子层(1)电子的能量①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②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低,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高。(2)电子层①概念:在多电子的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②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K层排起,当一层排满后再填充下一层。②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个。3.电子层的表示方法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3)M层为最外层时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不超过8个()(4)原子核外各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答案](1)×(2)×(3)√(4)×(5)√2.根据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硅原子的核外电子层中,电子没有出现的电子层为()A.K层B.L层C.M层D.N层[解析]从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依次为K、L、M层,电子没有在N层出现,D项符合题意。[答案]D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B.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低的电子C.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D.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解析]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高,则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A正确;原子最先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最高,所以原子失电子时先失去能量高的电子,B错误;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C正确;电子层的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所以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正确。[答案]B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质量数1.原子的构成微粒2.有关粒子间的关系(1)质量关系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2)电性关系①电中性微粒(原子或分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带电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具体如下表:阳离子(Rm+)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m阴离子(Rm-)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m(3)数量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3.符号X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典例1】已知R2+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A.RB.RC.RD.R[思路启迪]解决此类问题应熟练掌握微粒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微粒的表示方法:A=Z+N;阳离子(Z)=电子数+电荷数。[解析]R2+核外有a个电子,则R原子核外有(a+2)个电子,即核内有(a+2)个质子,R的质量数为a+2+b。[答案]C组成原子、离子的各种微粒及相互关系[针对训练1]下列有关钯原子(Pd)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为46B.质子数为46C.电子数为46D.中子数为46[解析]由Pd可知,钯的原子序数为46,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46;核内中子数为106-46=60,D选项错误。[答案]D知识点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电荷数。②用弧线表示电子层。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