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一】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例1及想想做做1~5。教学构想:例题首先呈现了三幅涉及长度单位“千米”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产生认识千米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千米。这里的介绍包含了三个要点:第一,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而且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第二,指明了它的应用范围,作为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通常被用来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第三,千米的不同名称及字母表示方法。初步了解上述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思考“1千米有多长”这个核心问题,联系他们的具体感受,进一步明确: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在掌握千米基本含义的同时,初步形成对1千米实际长度的体验。最后,再要求学生联系学校环形跑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长度,试着说说“大约几圈是1千米”,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丰富对1千米实际长度的体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提问:这是四个不同的长度单位,回忆一下,我们一般将这些单位用在什么地方?谈话:我们以前学习过上面这四种长度单位。知道了每个单位的实际长度大约有多长,测量长度时会根据需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采纳不同的长度单位。比如较短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比较长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那假如有更长的长度,会用什么长度单位呢?(让学生制造更大的长度单位:十米、百米、千米……着重介绍千米)提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知道了千米,你想知道千米的哪些知识?(有多长?和其他长度之间的关系?用在什么地方?)2、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4、出示教材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二、沟通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让学生课前去操场跑100米,课件出示操场图示,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起点开始标注100米跑道)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照样计算,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课前布置让学生计时、计步)结合沟通讨论:学生走2000步的路大约1千米,走15分钟的路大约1千米(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组织沟通,说说是怎样思考的。说明:把几千米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可以想1千米=1000米,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从中得出结果,比如4千米就是4个1000米,等于4000米;反过来把米作单位的数换算成千米作单位的数,可以想要换算的数量里面有几个1000米,得出千米作单位的数,比如3000米里有3个1000米,等于3千米。(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2、强化千米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假如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