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4
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4
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4
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创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设计理念:全文紧紧扣住一个“义”进行论述。孟子“义”的含义;“义”的提出;“义”的说理层次;“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与影响;中学生对于“义”的不同理解;“义”带给我们的启示;……抓住一个“义”字为主线,可以牵动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探究。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疏通字词。二、译读课文,理解内容。三、一线串珠,解读意旨。1.“义”的提出:①孟子的“义”的观点。②“义”论点的显示方式:类比手法;中心论点句2.“义”的内涵。①贤者有是心②人皆有之3.“义”的证明①道理论证:义重于生;义重于利;义重于名②事例论证:(详例)正面事例——不食嗟来之食;(简例)反面事例——重亲取利。③比喻论证:鱼和熊掌④正反论证:“不受”与“为之”;“得之生”与“弗得死”;“向”与“今”。4.“义”的实质。(从士的角度)贤者能勿丧耳:作为一个有道义的人不能失去的东西。(从人的角度)人之本心: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东西。(从人生价值角度)甚于生死,舍生取义:比生死更加值得珍惜的东西。5.“义”的探究。思考:①在孟子看来,哪些是“义”,哪些是“非义”?②你能举出古今中外“义”的事例吗?③结合社会现实,你如何正确看待“义”?④我们中学生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⑤“义”是什么?请用精要的语言表述。四、品析课文语言。通过孟子“义”的论述,你看出其语言特点吗?小结:巧妙设喻;排比列举铺陈;对比突出。五、背诵课文。六、课堂总结。【第二方案】联读设计理念:孟子的“义”激励着古今中外的人们而“舍生”,出现过许多为正义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感人故事,也谱写了许多感人的诗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联读,让学生对孟子“义”的思想有着更加深入的感悟。教学步骤:1.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①文天祥《过伶仃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其它参考资料:夏明翰“就义诗”、裴多菲《爱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绝句》、陈毅《梅岭三章》、叶挺《囚歌》等。2.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3.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资料具体分析说明。说明:以上三方面的拓展学习,学生也可只选取一个方面完成,查找整理的资料可以贴在教室适当的地方,由学生自由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简明和必要的引导评点。4.学生总结感悟。出示相关话题,学生选择发言。①从传统思想看孟子的“义”②“仁义”与“义气”③尊重个性和遵守道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