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五篇下面是文秘网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优秀退役军人事迹材料五篇,请您参阅。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qq:4000121855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哦。【篇一】走进82岁的**老人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客厅墙上一枚枚闪着光的毛主席像章,整整齐齐地装裱在相框里,一共有200多枚。“是党和毛主席培养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他说,“我们这一辈人对毛主席的感情尤其深。”“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最喜欢的一句毛主席语录,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从青丝到白发,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他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践行着“一辈子做好事”的理想信念。岗位在变初心不变**祖籍**石首,13岁时参军。他清楚地记得入伍时,解放军叔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让他认,他响亮地回答“中国人民解放军”。于是,念过几年私塾的他被分配当司号兵。在通讯手段不发达的年代,军队作战、日常生活、训练,基本都要靠号音指挥。**勤学善思,很快掌握了复杂的号谱。**后被分到**武警直属中队,几十年间武警历经几次改制,身份和岗位在变,但那颗忠于党、服务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在部队就“保家卫国”,在地方就“保一方平安”。**上有川水汉水湘水下压,下有鄱阳湖顶托,过去一到汛期,全市各级干部和百万军民,不得不持续数月、通宵达旦奋战抗洪一线,作为武警官兵,**总是战斗在最前线。每到汛期,他负责划小木船巡堤查险,一旦发现洪水决口,对天鸣三枪,警示老百姓赶紧撤离。不管雨有多大,无论白天黑夜,险情一天不除掉,他就一天不下堤。“洪水如猛兽,你不害怕吗。”笔者问。他说:“当时哪顾得上自己,救人要紧。”为治好水患,全市上下,战天斗地修水库。黄州七一水库、第1页共13页赤壁水库、麻城明山水库,都留下了**和战士们辛勤的汗水。1979年,中队要新建营地,但经费有限,时任指导员的**带领战士们肩挑背扛,自己动手建营房。“国家的钱,不能浪费”,为了省钱,所有的原材料都由自己采购、运输。一天晚上9点多,从英山运回一车木料,车停稳后,他赶紧跳下车嘱咐战士们“要当心”,话音未落,一根木材滚下来砸中他的头部,当场昏迷,血流不止。战士们用毛巾捂住**的头部,将他送往医院包扎,医生说,再晚一步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他心里总装着别人,忘了自己。一次中队获省先进单位荣誉,**等一行十人去武汉领奖。返程路上,车在团风但店路段发生追尾事故。受伤的有单位领导,也有小战士,**拦车将他们送到医院救治,忙上忙下,等安顿好所有人后,他才发觉自己腰疼得厉害。医生检查,发现**的肋骨断了两根,赶紧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救治。退而不休老有所为1997年,**从**武警直属中队退休。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军休干部们推选他当党总支副书记,他欣然接受,“党的工作总得有人做,虽然我退休了,但是党员的身份没有退,那就得干。”每次换届选举,他总是高票连任,他是军休干部的“主心骨”,更是“领头羊”。为了让军休人员老有所乐,军休所成立门球队,由**担任队长。他带领“老伙伴”们每天早晚训练,多次在全市乃至全省门球比赛中取得佳绩,名声在外。军休所组织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的活动,他总是带头捐款,不遗余力。“张老对所里80多个军休干部的情况,了然于胸。”市军休所服务管理室主任胡玲说,**经常深入军休干部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谁家有困难,做到及时掌握,热情帮助;有人外出,主动为他管家,护理花草浇水;谁生病住院,都主动前去探望;有老干部去世,上门去安慰家属。所内的一些军休人员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对于这些老同志,**特别关注。如果隔两天没有见到他们,就要上门去看看,是不是生病了或者家里有事了。“我家老头子每次生病住院,张爹爹都第一时间来看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军休第2页共13页干部陈绪勋的老伴童婆婆竖起大拇指。这个公认的好人也有严厉的一面。每次所里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活动开展前,他挨个儿打电话通知,遇到无正当理由请假的,他义正言辞批评,不留情面。“张老已过杖朝之年,还这样拥党爱党、学党敬党,为党的事业奉献余热,是我们后辈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