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进位加》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进位加》教案【教学内容】课本14页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2、培育学生作业书写格式法律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3、培育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指名学生板演:34+25=2、口算。5+78+650+306+2834+957+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师:这节课学习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生:相同数位对齐。(老师板书竖式)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新内容:进位加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2、教学例3。(1)边摆边说。老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2)边摆边算。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4)仿例练习:56+37=93。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6~9题。四、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进位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回顾。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板书:23+45=12+25=24+55=26+13=41+52=老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法律规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再次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老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二、教授新知。1、教学例3。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日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在同学读题的同时板书:“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