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2.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验的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2)了解空气的组成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4)了解空气中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的测定;2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教学难点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中考热点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教学工具化学仪器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空气的组成教学情景导入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生命就难以存在。目前你知道空气有些什么?每种气体都有什么作用呢?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捕捉”到它吗?学生举例:如用注满水的集气瓶、塑料袋、注射器等。怎样将你捕捉到的空气弄到另外一个集气瓶中?师生互动:【演示实验】“捕捉”空气的实验,并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捕捉”到的空气【分析讨论】空气中各组成气体的含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探究】教师介绍所用仪器并演示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4.打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还能设计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提出可能的实验方案)【内容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成分,并强调: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引入概念】现在请你描述一下空气。学生: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形成概念】我们把象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以空气为例,引入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拓展视野】学生阅读空气成分的发现史,从中你有什么启示?【问题设置】空气“大家族”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其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提出问题】这些性质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阅读材料】然后让学生说出氮气的用途,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拓展视野】植物怎样吸收氮【教师讲解】稀有气体的用途.1、制造稀有气体放电管2、作保护气等课堂板书设计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的主要成分二、空气的具体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