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几点思考浅议学校后勤管理自走上学校后勤管理领导岗位,至今将近十几年了。在这期间,耳闻目睹了我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人也随着发展浪潮,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的几点管理工作体会如有不对,请各位指正。一、后勤工作对德育、智育、体育的保障作用。学校后勤工作不仅有育人功能,而且对全校的德育、智育、体育工作起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这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同其他教学工作一样,也需要给予一定的投入,给予有力的物质保障(水、电、场所、经费、人员工资福利等)。基本物质条件不具备,德育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削弱。所以说,后勤工作是决定德育质量的带有根本性的物质基础工作。当前不少德育工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种种感叹也说明德育工作要有物质保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指军队后勤工作必须领先于军队行动。学校德育工作同样如此。举个例子,试想如果教室或宿舍的灯坏了,窗玻璃、桌椅坏了,屡次报修不见动静,一拖再拖,学生就会感到很失望,甚至恼火,就会感到学校没有人关心他们,那么我们又怎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关心学校、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呢。后勤工作人员只有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否则就会拖德育工作的后腿。又如智育,主要是教师承担的工作,后勤人员虽然不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后勤人员经过辛勤工作,可以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有利子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教师顺利地实施教学,使学生顺利有效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再如体育,后勤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设备、器材,并保证学生良好的伙食营养以及医疗保健等重要条件。加强学校后勤工作,也是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献身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后勤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和有关教育法规千方百计创造第1页共3页条件,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如做好教师宿舍的水电维修,为教师排忧解难,办好教工食堂,为在校搭伙的教师提供特色服务,给老年体弱教师送福利等,往往事情虽小,心理效应却很大,可以使教师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增强他们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信心和干劲。二、学校后勤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一方面,要理顺关系,摆正位置。学校管理的内容很多,各种机构各负其责,其中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后勤工作尽管是千头万绪,繁杂琐碎,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必须落脚到教学这个中心上来,围绕和服从教学需要,保证和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只有理顺这个关系,才能明确后勤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后勤部门的轻重缓急。另一方面,要保证重点,特别是在财力和物力的安排使用上,要确保教学这个中心,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对经费的使用方针应有保有压,有增有减,尽可能增加教学科研经费,对其他可办可不办的事要压缩或削减经费。三、学校后勤管理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学校后勤管理要从学校的基本任务和后勤工作的特点出发,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后勤管理人员能够从学校整体上把握后勤管理对象,从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的需要考虑问题,而不局限于对管理对象各要素(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孤立的分析。应该居高临下,胸怀大局,明确后勤管理与整个学校管理的关系。2、方向性原则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学校后勤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进行。为坚持这一方向性原则,后勤工作人员不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还要懂得学校教育的规律和后勤工作的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3、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在正确的思想和目标指引下,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有限第2页共3页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取得高效益。学校后勤工作要坚持效益性原则,就是要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