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佳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佳节》原文正月初一春节到,吉祥如意乐陶陶。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闹。八月十五中秋节,举杯相聚月正好。九九重阳天气爽,登高望远又敬老。冬至到了始数九,炎黄子孙把根找。大年三十除夕夜,辞旧迎新放鞭炮。【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佳节》教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目标1、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积累语言。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字或音像资料。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诗文。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示课文题目1、多媒体播放春节晚会节目片断。(没有这个条件的可展示一些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节吗?春节还有哪些庆祝方式?2、像这种重大的农历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哪一天,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的吗?学习了今日这一课“传统佳节”你就会明白。(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指导预习,出示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想办法认识。(2)文中有哪些节日?在农历哪一天?是怎样庆祝的?2、自主识字。(1)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顺口溜……)(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3)老师用生字卡片抽查。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前后鼻韵,上声去声的区分和“墓”的读音。(4)让学生选择生字,练习口头组词、造句。3、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你读懂了什么?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2)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3)老师梳理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领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并练习积累,完成课后第二题。4、品读课文,读出感情。5、熟读成诵,积累语言。采纳多种方式促读:自读、合作读、选择读、引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赛读、默读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三、赏读内化,拓展延伸1、老师展示各种资料,学生整体回顾之后赏读课文。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请结合你们的所得,大家来一起沟通沟通吧。(1)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传说。(如“年的传说”、“粽子的来历”等。)(2)各种与佳节有关的诗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等。)3、课外作业:以“传统佳节”为题每小组合办一张小报。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小组巩固。(1)互查字音。(2)沟通自己最拿手的识记方法。2、集体巩固。齐读、抽查。3、指导写字。(1)小组沟通。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让学生找出其特别笔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学生沟通其结构特点。(如左窄右宽等。)(2)老师指导。小结学生所得;指导书写“登”;在对比中指导书写“初”和“祥”,完成课后第三题。4、学生描红书空,展示沟通。【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传统佳节》教学反思《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第八句和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易读易记。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加进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欢乐、和谐、互动的气氛。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时间顺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分别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然后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逐句讲解,让学生在认识8个传统节日的同时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本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我还进行了拓展,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此较为感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增加了一个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在课上讲讲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环节,部分学下载后可任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