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发展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脑科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仍然是培养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期。这时如果家长重视孩子这两种能力的开发,完全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开家长会时,我经常向家长们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在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开发孩子的智力及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每当这时,很多家长都会疑惑不解地问我:“孩子都上小学了,,还用开发智力和思维能力吗?他们的这些能力在婴儿期不就已经开发完了吗?”其实这是家长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幼儿期确实是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期但脑科学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儿童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特别是8一9岁之前,他们的人脑还处在快速发育期。13岁前,孩子正好处在小学阶段.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去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倾向。所以小学阶段仍然是开发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从孩子进人小学之后,大多数家长就把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抛在脑后了,他们关注的只是孩子是否“听话”以及孩子的学习成绩。实际上,家长们的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反而会妨碍孩子智力的发展,削弱他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位家长,她曾非常苦恼地这样对我讲:我家孩子一点都不听话,都上小学了还坐不住,写作业刚写不到半小时就起来溜达,找真想找条铁链子把他锁在书桌前!听这位家长讲完,我就知通,这是一位典型的忽视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即使真的被锁在书桌前。他们也能发明出好玩的游戏,如让铅笔和橡皮打架、让小刀与尺子演动画片等。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还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养成消极怠工的坏毛病。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家长这种“锁着”孩子学习的做法会严重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大脑的发育与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是共同发展的。在刚刚进入小学阶段时,大多数孩子都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休活动,如上课时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等,但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实际上如果家长不是强迫孩子长时间坐在书桌前,或试图把孩子“锁在书桌前,而是给于孩子适当活动身体的机会他们.‘能坐住”的时间就会一点点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让孩子有“动”有“静”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家长绝不能强迫孩子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学习。除此之外,为了使小学阶段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得到继续发展,家长一定还要摒弃以下儿种教育方式:(1)盲目地让孩子通过“重复”的方式学习很多家长和老师经常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小学阶段的‘好学生’到了高年级却表现不出学习优势了呢?为什么那些在小学阶段成绩一般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却会突飞猛进呢?”答案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禁锢了那些“好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家庭中,大多数家长都会这样引导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每个生字写一行,每天写10个生字!”“把这段课又抄3遍!”“找5道同类型的数学题来做!”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种重复的学习方法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学习方法只是让孩子的身体在“做苦工”,大脑却得不到丝毫锻炼。长期运用这种耗费“体力”的方式学习,孩子的大脑就会变得懒惰、迟钝、麻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喜欢新鲜感.他们讨厌这种单调重复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他们不但会对学习产怪一反感,还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去主动思考,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任何知识,这也是孩子的智力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学阶段'智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了禁锢,进人高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大幅下降。而那些在小学阶段有些调皮的孩子,在高年级学习成绩之所以会后来者居上,是因为他们常常拒绝做单调而重复的作业,不服从家长的“管教”,智力反而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引导他学习,家长一定要帮助他运用科学的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