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第6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经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隋唐文化,都围绕“繁荣与开放”这个特征,所以本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繁荣与开放的具体表现。《对外友好往来》一课作为对外关系史专题,是隋唐社会开放的例证,它充分展示了隋唐对外事物的兼容并包和宽广的胸襟。唐朝时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上乘秦汉下启宋元的重要时期。唐政府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得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极为繁荣,唐威名远播,出现了自西汉以来中卫交往的第二个高峰。学习本课更加有助于全面完整地了解唐朝,也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隋唐的开放政策和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为今天的对外交往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学情分析1、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但理性的分析和认识能力还比较差。2、学生具备了初步收集信息和对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但准确性比较低,分析层次比较粗浅。3、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可能还会停留在教材中所阐述的深度和层面上,对于友好往来广义的历史意义及它对世界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往来、玄奘西游取经的史实。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史实。3、通过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以及19年的译经生涯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使他们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往来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对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以及唐朝的对外对我们今天的启示。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做好预习,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和故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出示课件1-4学习新课出示课件2课题课题板书:对外友好往来一、唐朝对外往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地方吗?对,这是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唐人街?和唐朝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朝和各国交往的历史,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8页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师: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正文28页第一自然段来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概况。师:这位同学的声音很洪亮,给你点个赞!答:唐人街答:影响力大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来的特点出示课件《唐朝对外往来主要交通路线图》板书:交通、开明点击课件:日本、新罗、天竺出示课件:日本风光板书:二、唐朝与日本的往来师:请看这幅图,这是《唐朝对外往来主要交通路线图》。看图,唐朝去这些国家的交通方式有哪几种?对水路和陆路。你能看图指出当时与唐朝长期往来的主要国家吗?我们一起在图中找一找。向东有位于朝鲜半岛的新罗、还有日本,向西有天竺在印度半岛、再往西有波斯、大食和拂箖。是东罗马帝国,也是地跨亚非欧的国家。说明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那交往的范围很?对,范围广。这就是唐朝对外往来的特点。在第一自然段中画下来,并标记。从图上可以看出唐朝的交通很???发达的交通为唐朝的对外往来提供了便利。而唐朝政府也鼓励各国商人来华贸易,采取了开明和开放的政策。过渡:想去那些国家看一看吗?现在我们就循着古人的足迹,去领略异国风情,去探访它们和中国的文化渊源。我们先去这三个地方:日本、新罗和天竺。我们的第一站是日本,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两国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29——30,完成自主探究。提问:哪位同学试一试不看课本来填空。师评价学生:你掌握的非常好,记得又快又好。通过看书,我们了解了在唐朝200多年间,日本先学生回答: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拂箖齐答:活跃齐答:范围广。生答:水路和陆路。生答:发达。学生阅读教材29-30页,完成自主学习填空。同位互查。学生展示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