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实数(2)【学习目标】1.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2.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3.进一步感受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体验数形结合的优越性。4.发展学生的类比与归纳能力。【学习重点】实数的有关性质及利用实数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学习难点】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实数运算【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2、的相反数是.-π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π∣=,∣0∣=.【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活动1】1、用字母来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活动2】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1总结:实数范围内的运算方法及运算顺序与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一样的例3、用精确度计算实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2)、总结:在实数运算中,当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拓展延伸】1.计算:(1)22-32;(2)2322..(3)(4)提示(3)式的结构是平方差的形式(4)式的结构是完全平方的形式总结:在实数范围内,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能力提升】1.计算:充分体现实数之间的各种运算,且正数和0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1)35+π+√7(精确到0.01);(2)323222125522caOb32451(3)(4)(5)(-2)3×√(−4)2+3√(−4)3×(12)2−√9.2.化简: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1)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化简(2)、已知、、在数轴上如图,化简3.应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它们的坐标分别是,,,.(1)顺次连接A、B、C、D围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2)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3)将这个四边形向上平移2√2个单位长度,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变为多少?222ababcac2aaO3【反思与归纳】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实数的运算2.学习方法:类比法3.主要体现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类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