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通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改制,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史实的学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辨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展示历史资料和阅读、角色换位、探究等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帝国,认识民族关系的变化与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观;让学生认识中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教材分析重点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方法自由表述、讨论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导入中国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汉族一直占有人口的绝大多数(90%以上),封建帝王汉族居多,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千古留名的却也不少,比如……(学生可以说出很多,包括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统治中国的。新授新课讲解:一、“一代天骄”的崛起1、蒙古族的兴起教师:同学们看出了蒙古族是一个骁勇善战的马上民族,今天这个民族生活安定祥和,没有纷争。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七八百年以前,即12~13世纪的蒙古族人的话,你能想象出可能有的生活状态吗?教师:(小结并提问)当时蒙古各部之间相互混战,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多年的部落战争使蒙古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他们渴望统一,是谁完成了他们的愿望呢?(成吉思汗。)2、统一的蒙古政权问题:成吉思汗是怎样统一蒙古的?学生活动:介绍成吉思汗是怎样从险恶的环境中由弱而强最终建立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横扫亚欧的。引导学生得出成吉思汗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杰出的军事家;统一蒙古后建立了政权有效的管理了蒙古各部,为他的子孙最终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得出又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成吉思汗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进行情感态度教育的渗透,同时对成吉思汗在蒙古各部统一前后的征战要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出这两者之间性质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和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教师:蒙古政权建立后,四处征讨,蒙古铁骑最远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亚欧的蒙古帝国。那么是他建立了元朝,统一了全国吗?(不是,而是他的孙子忽必烈完成了统一大业。)二、忽必烈改制1、元朝统一: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不断进行扩张战争,运用多媒体演示统一的过程,最后用颜色的同一来显示政权的统一,出示《元朝疆域》图,认识元帝国辽阔的地域。突出知识点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间及都城大都的位置。提问:元军大举进攻南宋都城临安的时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元军的进攻,涌现出不少抗元斗争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谁?你知道有关他的事迹吗?教师分析:虽然文天祥效忠的南宋是一个腐败无能的政权,但是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肩负起抗元保宋的重任,威武不屈,舍生取义,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师生共同回顾历史,联系我国封建时代有哪几次分裂后的大统一?教师总结:元朝的统一是我国封建时代继秦、西晋、隋之后又一次的大统一,它结束了自五代以来长达三个世纪的分裂局面。教师提问: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说明。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总结。并指出元朝实行大一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并形成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突出单元主题: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2、忽必烈改制:布置讨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元朝拥有了辽阔的疆域,统治者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如果你是当时元世祖忽必烈的一个谋士,你会向他提出怎样的建议呢?为什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历史,元世祖忽必烈是怎样实行统治的,他采取哪些汉法使他的统治长治久安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7页,回答忽必烈改制的主要内容。忽必烈在政治、经济方面都采取了一些不同于蒙古族在漠北的统治方法。政治方面:行省制度。出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