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标内容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刘邦建立汉朝汉初休养生息政策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三、教学纲要(一)秦的暴政1、刑法苛严2、赋税和徭役繁重3、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1、大泽乡起义2、项羽大败秦军——巨鹿之战3、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三)西汉的建立1、楚汉战争2、刘邦建立西汉3、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及其结果四、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陈胜、吴广起义是本课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刑法苛严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刑罚。在秦朝,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路上经常能看到身穿囚服被押送到官府、监狱的“罪犯”。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100万人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1/20。②赋税和徭役繁重据史书记载,秦朝的赋税是前朝的20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由于秦始皇大兴土木,四处征讨,如修阿房宫、造骊山墓、修驰道、攻越·族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秦朝人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特别重。秦政府规定:成年男子每年服徭役一个月,一生要在本郡服兵役一年,到京城或边疆戍守一年,这是基本的关于徭役、兵役征用人数,据史书有数字记载的,修阿房宫、骊山陵70万,攻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计有150万。另外还有修建驰道的、建筑离宫的,以及大量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三四百万人。当时全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减去妇女(约占半数)1000万,男子1000万中除去老的、小的、病弱的,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只有三四百万人,因此,“丁男”全部服役也不敷于事了,连“丁女”也要抽调去运输粮饷,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汉书,刑法志》)的现象。③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加重赋税和徭役。接着,教材介绍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起义的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夏,一些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队伍在大泽乡遇到大雨,因道路被冲毁而无法按期到达。按照秦朝的法律,误期要被处死,于是陈胜和吴广杀死押送的军官,发动起义。这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张楚政权的建立起义军攻下交通要道陈之后,陈胜在众人的拥戴之下,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张楚政权建立后,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鼓舞了全国农民的反抗斗争。进军关中的失败张楚政权建立后,农民起义军以陈为中心,向秦王朝发动总攻。当时兵分三路,直捣咸阳由于秦王朝的疯狂反扑及起义军内部不纯,陈胜、吴广先后被害,起义很快失败了。陈胜吴广牺牲后,项羽和刘邦等起义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项羽通过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公元前206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存在仅15年的秦王朝被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2、难点阐释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在秦亡后的活动则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学生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目的和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秦朝灭亡前,刘邦和项羽是继陈胜、吴广之后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们是为了推翻秦朝的统治而斗争。而秦朝灭亡之后,刘邦、项羽是为争夺帝位而战,他们的身份也分别变成“汉王”和“西楚霸王”了。五、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法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首先提出问题:①秦朝建立于何时?②秦朝统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③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接着反问:显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