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1页
1/3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2页
2/3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3页
3/3
第2课时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主要通过冷暖色调差异来判读气温的地区分布差异。教学方法启发式读图教具准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绘图:绘画热带、北温带、北寒带的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如右图A、B、C线。复习: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比较三个温度带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出A、B、C地的大致位置。(2)在黑板上大致绘画南极的气温变化曲线简图。设问:图上红色代表什么?活动: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赤道,看看赤道穿过的地方是什么颜色,气温怎样。找出北极和南极,看看气温又怎样。设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怎样变化?为什么?归纳板书:1.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讲解:列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的纬度分布范围。设问:本地属于哪个纬度范围?活动:(1)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找出广州和北回归线,说出北回归线的纬度。(2)指出20℃以上地区和低于-10℃地区的分布范围。思考:为什么每年秋天都能看到“雁南飞”?活动:再一次沿赤道找,是不是赤道所经之处全都是红色20℃以上区域?设问:为什么有的地方气温低,而且还有积雪?归纳板书: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活动:计算P56图3.18中提出的问题思考:夏天哪里比较凉快?(上山下海)解释:(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是:名山多是避暑胜地。(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读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练习:(1)写出A、B、C三地的气温范围;(2)根据A、B、C三地的气温范围,推测三地的海拔高低顺序是:>>。小结:本节重点要掌握气温分布的规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板书:气温分布1.气温分布规律:(1)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2)同纬度地区夏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天则陆地气温比海洋低。2.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课堂检测1.下列有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B.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C.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D.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2.“早穿皮袄午穿纱”描述的是我国()A.山东省B.黑龙江省C.新疆D.云南省3.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如果甲地气温为12℃,那么比它高500米的乙地气温为()A.9℃B.12℃C.15℃D.18℃4.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低B.海拔高,山顶终年寒冷C.距离海洋太远D.受洋流影响气温低5.我国海南省气温较高,黑龙江省气温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 气温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