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办公室主任暨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省畜牧系统办公室主任暨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胜利召开,我省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顺利开局,现代畜牧业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围绕我省现代畜牧业建设和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按照“两个加快”的具体要求,科学谋划本职工作,努力开创全省畜牧系统办公室工作新局面。近年来,全省畜牧系统办公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在为宏观决策、产业发展、法制建设、应急管理、政务督办等各个领域的服务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建服务窗口,创一流处室”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面对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在少有的遭遇和处境、少有的困难和考验、少有的压力和责任、少有的关注和关切、少有的坚强和奋起的特殊形势下,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闻灾而动、连续作战、负重前行、开拓奋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为夺取畜牧业抗灾斗争的全面胜利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全省畜牧系统办公室的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明确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做好办公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我省畜牧业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省情的再审势、再研判,我们认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既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也具备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中心大局,认清形势任务,把握总体目标,提升服务水平,是对办公室工作的新要求,更是从事办公室工作同志们的历史使命。(一)现代畜牧业建设已进入攻坚克难期,我们面临着继第1页共7页续提质扩面的艰巨任务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判断我省畜牧业发展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自去年在眉山、资阳、遂宁启动现代畜牧业试点以来,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三季度,三市肉、蛋、奶产量增幅分别达到的9.17%、9.77%和20.75%,高于全省平均2.22、3.96和14.07个百分点。全省按照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建立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良种面和养殖效益不断提高。总体上看,我省现代畜牧业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已进入提质扩面的发展阶段。(二)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已进入加速推进期,我们面临着有效整合各方的复杂任务今年以来,我省畜牧业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25.27亿元。全省畜牧系统迅速行动、全力以赴、科学高效地开展抗灾救灾,夺取了抗灾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灾区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恢复。目前,全省灾区已修复圈舍1746万平方米,占损毁总量的60.6%;补栏9172.1万(头、只),其中生猪补栏587.4万头;6个重灾市(州)种畜禽场和商品畜禽场恢复正常生产能力70%以上。中央、省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加大了对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的目标要求,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项目和资金的推动作用,协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推广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项目实施推动畜牧业生产恢复和发展。(三)畜牧产业已进入结构升级期,我们面临着提升畜牧业整体素质的紧迫任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演变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畜牧业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四川、河南、山东等传统畜牧业大省都在进行一场规模和力度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从低端分散养殖向高端标准化生产升级已成为一个大第2页共7页的趋势。体现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就是对高质量畜种、高素质劳动力、高技术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对纯体力型劳动力的需求逐步萎缩。目前,我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不断涌现,散养农户不断减少,就是对这一趋势的最好例证。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提升我省畜牧业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