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魏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毛泽东“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2011年春节团拜会上温总理的讲话:2011年春节团拜会上温总理的讲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民为贵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第一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第二则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君暴民反(夏桀、殷纣残害仁义,商汤、周武王诛灭他们,不是以臣弑君,而是诛灭了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第三则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君仁民归(阐述了孟子关于国家存亡与民众、民心关系的观点:民心向背是兴亡的关键。)孟子的论辩艺术:1、观点鲜明2、层次井然3、机智灵活4、巧用对比5、长于譬喻6、善于排比7、妙用引用从重到轻:民——社稷——君得乎丘民——得乎天子——得乎诸侯由轻到重:变置诸侯——变置社稷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5、长于譬喻形象的说明老百姓归向“仁”的形势自然而然,不可阻挡。话中有话,把如今天下的诸侯都比作桀纣,是像獭、一样的暴君,直指时弊,鹯一针见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层层推进,指出了得到天下的根本途径,气势磅礴,语调铿锵,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6、善于排比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小结本文五则表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充分表明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对于今人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拓展延伸:讨论: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当代价值作业关于“民为贵”的名言名句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