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5题,共3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B.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甲状腺激素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再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所以细胞核基因也不同2、以下民间流传的急救方法有科学依据,全部正确的是()①老人们用口水涂抹在小伤口破皮的地方消毒②脚扭伤后立即热敷③严重腹泻时喝糖盐水补充体液④病人发生窒息时吸入纯氧⑤发烧的时候捂棉被“发汗”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D、②③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简单的反射弧由3个神经细胞组成B.将灵敏电流计的电极均接在一离体神经纤维膜外,在某处给予一有效刺激,电流计不一定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将一离体神经纤维置于较高浓度的KCL溶液中,对测定的静息电位影响不大D.大脑皮层中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H损伤后听不见别人说话4、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让细胞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原因是效应T细胞内溶酶体被激活,使靶细胞裂解死亡5、如图为外界环境温度降低后,人体产热速率(乙曲线)和散热速率(甲曲线)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温度是从b点开始下降的B.乙曲线在bd时间段的变化是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升高引起的C.甲曲线在bc时间段的变化是环境温度降低引起的,在cd时间段的变化是环境温度升高引起的D.在ab时间段及d点以后的时间段,体温维持相对稳定6、下列关于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只能用于培育植物新品种B.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棉是新物种C.培育多倍体转基因植物能防止基因污染D.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7、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8、能由下表所列的“依据”推导出后面的“结论”的是()依据结论ACH4(g)+2O2(g)=CO2(g)+2H2O(g)ΔH=-801.3kJ/molCH4的燃烧热为801.3kJ/molBSn(s,灰)Sn(s,白)ΔH=+2.1kJ/mol锡制品在炎热的夏天易转化为灰锡(粉末状)而损坏C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中和热为57.3kJ/molDC(s,石墨)+O2(g)=CO2(g)ΔH=-393.5kJ·mol-1,C(s,金刚石)+O2(g)=CO2(g)ΔH=-395kJ·mol-1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9、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反应器来“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步骤一中将反应器加热到400℃,可提高CaCO3的生成速率B、步骤一中生成CaC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步骤一与步骤二中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D、步骤二中的反应:ΔS<010、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错误的是()现象或反应原理解释A用盖斯定律求:2CO+O2=2CO2的反应热盖斯定律可以用于求算一些难以用实验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B2HIH2+I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颜色加深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催化剂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次氯酸见光分解,H2O+Cl2HClO+HC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C+H2O=H2+CO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H>0,△S>01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2的溶液中:CO32-、Na+、SO42-、SO32-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Na+、SO42-、AlO2-C.c(H+)=0.10mol/L的溶液中:CH3COO-、NH4+、Cl-、Na+D、含有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