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3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用2024REPORTING2024/2/32目录•突发环境事件概述•应急预案制定背景与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划分•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响应流程与处置措施•后期管理与总结评估2024/2/33PART01突发环境事件概述REPORTING2024/2/34定义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或潜在危害的突发性事件。分类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原因、污染物质、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将其分为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土壤污染事件、生物污染事件、辐射污染事件等类型。定义与分类2024/2/35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环境设施破坏、化学物质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两者共同作用如工业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非法排污等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有时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会共同作用,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如地震导致化工厂泄漏等。030201事件发生原因分析2024/2/36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可能涉及局部地区、流域、海域乃至全球范围,具体取决于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扩散条件等因素。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包括生态系统破坏、人体健康受损、经济损失等。危害程度与污染物质的毒性、浓度、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2024/2/37PART02应急预案制定背景与目标REPORTING2024/2/38政策法规背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制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地方性法规及政策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应急预案制定还需参考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国际公约与协议对于跨国界或涉及国际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还需考虑国际公约、协议等的要求。2024/2/39123应急预案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预案需考虑如何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防止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应急预案需考虑如何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应急预案制定目标2024/2/310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调整原则预案体系构建原则预案制定必须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预测和决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预案需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和措施,确保预案能够在实际应对中发挥作用。预案体系需全面覆盖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形成系统、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预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需求。2024/2/311PART03组织机构与职责划分REPORTING2024/2/312由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专家团队等成员组成。应急指挥部组成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发布预警和应急响应指令、评估事件影响等。应急指挥部职责负责全面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决策重大事项,协调各方资源。指挥长职责应急指挥部设置及职责2024/2/31303协调小组职责负责协调现场指挥小组与应急指挥部、各部门及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调配。01现场指挥小组组成由应急指挥部指派,包括现场指挥员、技术专家、救援队伍等。02现场指挥小组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协调,制定现场救援方案,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现场指挥与协调小组职责2024/2/314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职责公安部门职责负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卫生部门职责负责组织医疗救援力量,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转运。交通部门职责负责保障应急处置所需的交通运输工作。负责监测环境污染情况,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环保部门职责消防部门职责负责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各自职责和应急预案要求,积极参与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各部门及单位职责划分2024/2/315PART04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机制REPORTING2024/2/316建立健全覆盖各类环境要素和污染源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