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工作措施近年来,市中心支行围绕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完善与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促进了区域经济高效发展。一、市银行业发展现状(一)XX年货币信贷形势及特点XX年虽然历经了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转型的洗礼,但全市货币信贷运行仍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全社会信用总量有了较大突破。截止12月末,全市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695.87亿元,较年初增加100.55亿元,同比多增18.04亿元;全市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表外融资余额147.14亿元,比年初增加62.88亿元,同比多增47.52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和表外融资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总体呈现“六增四降”特点,金融危机烙印凸显。1、各项存款大幅增长。XX年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较年初增加113.35亿元,同比多增98.71亿元,反映出居民受金融危机、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投资意向和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其他存款(主要是保证金存款)比年初增加40.69亿元,同比多增16.45亿元,反映出企业应用金融工具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企业存款较年初增加26.89亿元,同比多增1.13亿元,在贷款大幅增长、派生存款高位攀升的现实第1页共19页下,折射出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信心不足,生产经营持观望态度,生产规模萎缩。2、基本建设贷款增长迅猛。XX年全市基本建设贷款比年初增加29.83亿元,同比多增20.08亿元,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扩内需保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3、其他短期贷款较快增长。XX年全市其他短期贷款余额65.16亿元,较年初增加18.45亿元,同比多增13.58亿元。4、票据融资(贴现贷款)大幅增加。XX年全市票据融资余额33.24亿元,较年初增加15.46亿元,同比多增18.63亿元。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5、农业贷款增势明显。XX年全市农业贷款余额102.77亿元,较年初增加16.30亿元,同比多增7.32亿元。在充分满足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工商业贷款的前提下,重点支持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6、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稳步增长。XX年全市银行业总体效益状况良好,实现人民币盈利25.62亿元,同比增盈7.53亿元。辖内各法人金融机构经营效益良好,资金头寸充足,抗御风险能力较强,区域金融形势稳定,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并不大。7、工业贷款同比明显下降。XX年全市新增短期贷款49.00亿元,同比少增7.09亿元,其中新增工业贷款14.98第2页共19页亿元,同比少增16.32亿元。金融危机对工业企业当前生产的影响较大。8、技术改造贷款出现下降趋势。XX年全市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3.76亿元,较年初下降3.60亿元,同比少增7.91亿元。金融危机对企业即期技术改造的影响显而易见。9、建筑业贷款小幅下降。XX年全市建筑业贷款余额11.35亿元,较年初下降1.65亿元,同比少增4.37亿元。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市的影响初步显现。10、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降幅有所加大。XX年全市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余额7.31亿元,较年初下降2.69亿元,同比少增5.32亿元。金融危机使小企业生产和贷款雪上加霜。(二)存在的突出问题1、企业效益下降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潜在风险。受国际、国内市场萎缩的影响,企业效益下降,特别是资金周转减缓,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增长较快,地方两项资金占用比例达到28.7%。从全市情况看,贷款向大企业集中,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贷款难、资金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使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并可能导致银行对部分企业的风险监督工作弱化。2、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可能引发金融风险。XX年以来,全市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不断下降。从银行贷款看,XX年全市个人住房贷款增加6.74亿元,同比少增1.47亿元。第3页共19页从销售情况看,全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11.1%和23.7%,同比回落33.1和16.4个百分点;房地产竣工面积132.8万平方米,同比降低31.4%,同比增幅回落75.6个百分点。由于销售不景气,房地产企业资金链趋紧,势必影响银行贷款质量。3、企业存款增速放缓反映出企业资金偏紧问题。XX年,全市工业贷款余额217.4亿元,较年初增加14.98亿元,同比少增16.32亿元;全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