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柳永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是什么风格?柳永:•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婉约派代表•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奉旨填词柳三变•凡有井水处,既能歌柳词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顺着刚刚捕捉到的情感,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并翻译。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⑴伫:久立。⑵危楼:高楼。⑶黯黯: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⑷疏狂:生活放纵散漫,不受礼法约束。⑸强乐还无味:又。⑹消得:值得。梳理全词:•久久地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在微风习习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从天边黯然升起。残阳中苍茫的大地云霭缭绕,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的意思呢?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歌排遣心中的愁苦,怎奈强作的欢颜终究索然无味。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她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感情基调:“愁”1、“诗人”为什么“愁”?(“无言谁会凭阑意”,意中人离去,无人倾谈,孤独,无奈。)2、词中怎样抒发“愁”?(借景抒情,“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直接抒情3、“诗人”如何消解自己的愁绪?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李白《大堤曲》愁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危楼愁独倚—赵长卿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思乡怀人之愁离愁别恨怀远思亲,羁旅愁情传承天台上永远都招待寂寞独光映月影阑珊危楼百尺叹月弯参考答案:借用“危楼”、“细风”、“草色”、“烟光”、“残照”等几个体现的意象(2分),②组成了一幅的黄昏春望图。(1分)③运用的手法(1分),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表现了词人的愁苦之情(1分)。愁思凄美、感伤情景交融感情基调:“愁”1、“诗人”为什么“愁”?(“无言谁会凭阑意”,意中人离去,无人倾谈,孤独,无奈。)2、词中怎样抒发“愁”?(借景抒情,“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直接抒情3、“诗人”如何消解自己的愁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6分)【明确】赏析诗句的步骤(炼句):⑴描述诗句(释句)⑵抓住关键字词(如动词、形容词等)和表现手法分析原诗句⑶效果、情感答案:•我日渐消瘦也不后悔,为她容颜憔悴也值得(1分)•②“不悔”体现了词人的坚贞、执著;“衣带渐宽”、“憔悴”体现了词人的相思之苦。(2分)•本句直抒胸臆,一语道破春愁难遣,(1分)表达一种刻骨相思之愁,而且词人对此毫不后悔,表达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和矢志不渝。(2分)感情基调:“愁”1、诗人?为什么“愁”?(“无言谁会凭阑意”,意中人离去,无人倾谈,孤独,无奈。)2、词中怎样抒发“愁”?(借景抒情,“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直接抒情3、“诗人”如何消解自己的愁绪?借酒消愁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赵翼诗家不幸文章幸王维当过战俘李白做过“叛徒”杜甫饿死过儿子李煜亡了国苏轼乌台诗案白居易青衫泪湿辛弃疾廉颇老矣陆游长城空自许李商隐当时已惘然知人论世看柳永•柳永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因所写词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为仁宗不喜,举进士第时被黜落,并被仁宗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门外。好一个命途多舛柳耆卿!探究思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句中的“伊”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还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还有什么新的理解?“伊”还可指:事业、理想、目标、追求、学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