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点燃美好梦想浅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是人生发展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纵观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课文不过四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所得也很有限。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这里,我就新时期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创设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四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校本课程活动的主要课程。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课外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知识。一般的做法如下:1、以讲促读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第1页共4页每周四的阅读课,我们根据班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2、以身示范法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3、赏识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设计了阅读大王的表格,每月开展阅读大王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浏览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1、泛读法。这种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在课内或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了《女娲补天》一课,为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我就有目的地让学生收集神话故事,开展神话故事会。又比如,我们上《太阳》之类的科普文章后,指导去学生图书馆借阅或上网查找相第2页共4页关的资料,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天文地理方面的书,并摘录写出科学小知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