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阶段性总结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策略内容提要: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方法上都很欠缺,阅读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往往做的很少。因此,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终身的阅读技能已迫在眉睫。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性家校携手推荐书目方法指导更新观念正文: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不能把全部精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不够明显。主要原因如下:一、课外阅读的氛围不浓离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给予他们的影响最大。受农村生活第1页共4页环境的局限,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普遍缺乏阅读习惯,大多数家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亲子经历极少,家长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监督、指导孩子读书;有些农村教师本身的文化底蕴不是很高,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能给学生树立读书的榜样,在学生的兴趣激发、阅读指导以及阅读评价上也缺乏适当的手段,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放羊式”,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阅读环境。二、课外书的“质”和“量”有限由于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购买课外书上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经常去够买课外书,所拥有的课外书数量有限;即使有能力购买课外书的学生,因为缺乏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在书籍的种类选择上比较单一,大多是一些学习辅导(其中主要是作文)类、童话故事类、漫画卡通类的课外书籍。对于其它类书籍,比如《百科知识大全》、经典名著、人文类等方面的书籍,即使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不会选择来购买。所以课外阅读书的质量和数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三、缺乏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大多数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放羊式”的。缺乏家长和教师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指导,他们喜欢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不会选择性的读书,读书的过程中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读书的类型单一;读书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不去请教、探究;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时囫囵吞枣、受益不深;缺少老师的多元化评价等。学生的课外阅读经常是没有目的性,经常是盲目性更多一些,因而也感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四、学校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这是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最大区别。XX县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丰富,学生家中也不缺藏书,而农村却很欠缺。农村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基本上就是摆设,利用率很低,没有发挥它们最大的优势;学校现有图书内容陈旧,数量有限,长时间没有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严重不足;学校几乎很少或根本就没有开展过课外阅读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导第2页共4页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诚然,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受到了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只要潜心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依然能够探索出一些引导农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将近一年来的不断实践探索、大胆尝试中,觉得以下几点略有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