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盆腔炎,效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所选患者均为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其中5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列为观察组,其余50例采用常规护理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6例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内容: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所选患者均为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其中5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列为观察组,其余50例采用常规护理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只有2例治疗无效,临床治疗护理总有效率是96%,对照组患者则有11例无效,总有效率是78%,明显比观察组患者更低,P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盆腔炎;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慢性盆腔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妇科疾病,频发于育龄期妇女身上,累及部位包括盆腔、腹膜、结缔组织以及内生殖器等,一旦没能得到及时的重视和有效的治疗,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导致其生育受影响。在中医学中,慢性盆腔炎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外邪侵袭、湿热瘀滞、气血凝结相关,如果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和护理,患者很容易复发,出现不良反应,也难以保障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护理是良好的护理方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其效果得到诸多医疗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以下为本研究选入的1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结果。1资料与方法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1一般资料入选的病例均为我院在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以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为准,将患者分成各50例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3~49岁,平均为(41.2±3.3)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8年,平均为(4.3±1.6)年。疾病损害包括14例输卵管炎症损害、17例慢性子宫内膜炎、13例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和6例子宫体炎。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47岁之间,平均年龄(41.7±3.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1.5)年,包含有15例输卵管本身炎症损害、1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14例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以及5例子宫体炎。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较。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时经我院专业医师诊断与《实用妇科学》的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标准相符,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1];②患者均同意配合本研究的开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患者或哺乳期患者;②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重要器官质变性疾病患者;③认知功能不全、缺乏沟通能力的患者;④不配合本研究,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3治疗与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治疗,主要为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甲硝唑的西药治疗方法,在0.9%生理盐水中加入0.2g甲磺酸帕珠沙星静脉滴注,同时采用100ml甲硝唑静脉滴注,每天治疗2次,并提供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再通过中药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采用超微颗粒灌肠治疗,包括厚朴6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20g,大血藤30g,土茯苓、败酱草各30g,综合温开水溶解成150ml药液进行灌肠,保持温度为39°C,每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10天,开始时间为患者月经干净5天以后。此外服用盆腔方,包括三七粉、甘草各6g,当归、丹参、乳香、赤芍、泽兰、没药、生蒲黄、香附各10g,虎杖15g,大血藤20g,水煎服,每天服用2次。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病程较长,治疗护理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给患者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