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烟草流通流程优化研究(图)编者按:本文在讨论我国烟草行业流通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基于物联网的烟草流通流程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将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告诉我们,对整个流通过程中的烟草制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和追踪,是保证烟草制品流动安全,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所在。卷烟是一种特殊的制品,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香烟消费国,烟民总数占世界的1/3,从1987年起,烟草一直是我国第一大税源。吸烟是亿万烟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国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经济来源,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4年我国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领导、全面管理烟草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但在烟草的流通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收购、复烤的运输环节,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收购的烟叶质量下降;在流通环节,市场有可能混入大量的假、私、非烟等。于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优化烟草流通业务流程,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我国烟草制品物流流程存在问题分析烟叶收购及复烤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环节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运输。目前,我国烟叶调拨一律以送货为主。从烟叶调拨工作的职能上看,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产、销服务,而且是与质量同步。供方负责向运输部门提报运输计划和办理托运手续,按照需方指定的车站、码头交货。在运输的过程中,根据季节的变化及不同等级的烟叶特点,在烟叶的装卸和检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环境的影响(如台风、暴雨的袭击)而导致的烟叶碳化破碎,一定程度上影响烟叶的质量。卷烟成品采购环节存在问题在此环节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入库环节,现有的方案是通过“一号工程”,能够实现“一打两扫”——卷烟工业企业对生产的每件烟打贴主管部门统一下发的条码,并进行出库扫码和卷烟商业企业入库扫码。使烟草主管部门能够对烟草企业的进货、成产、销售信息及时掌握并实施有效控制。条码的信息容量有限,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无法识别单品;条码是可视传播技术,即扫描仪必须“看见”条码才能读取它;必须通过一个一个地手动扫描来识别产品,无法同时识别多个物品。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专卖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卷烟防伪问题,目前,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的防伪技术,普遍使用印刷防伪技术,但普遍不统一并难以识别,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识别真假烟存在一定的困难。每年,各地市的烟草专卖局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卷烟防伪知识的宣传;二是零售户在利益驱动下未经烟草许可私自将产品转向非所属的经销跨区销售,俗称“窜货”现象,识别是否非烟,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物联网及基于物联网的烟草流通流程优化建设方案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由于它是独立的EPC系统和万维网技术整合的产物,也被称为“EPC网络”。“物联网”是一个先进的,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为单个产品建议全球的、开放性的标准知识,并实现基于全球网络连接的信息共享。其组成如表所示:表一:物联网组成基于物联网的烟草流通流程优化建设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烟草EPC信息内容设计对于烟草物联网而言,烟草制品中包含的信息,是贯穿烟草物联网运作的“线索”,烟草制品中应该包含那些信息是构建烟草物联网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烟草产品信息可分为固定信息和可变信息两类。固定信息为烟草制品的基本特征信息,如烟叶的品种、产地、等级等,卷烟的生产厂家、名称、规格等;可变信息为交易随具体对象不同而变化的信息,如:各地市烟草专卖局代码,零售户信息等。烟草信息采集系统烟草信息采集子系统主要由EPC射频识别系统和Savant系统组成。其中,EPC射频识别系统负责收集EPC编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