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技能考核大纲(试行)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指导意见》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结合全国转岗培训工作实际拟定临床技能考核大纲。临床技能考核主要是对完成转岗培训者应具备的常见症状的鉴别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辅助检查判读能力、医疗文书书写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急诊急救能力、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宣教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评估,检验是否达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基本要求。考核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常见症状的鉴别能力1、头痛;2、头晕;3、咳嗽;4、心悸;5、胸痛;6、腹痛;7、腰痛8、发热;9、腹泻;10、失眠;11、消瘦;12、乏力二、体格检查能力1、一般体格检查;2、头颈;3、胸部;4、腹部5、脊柱、四肢、肛门;6、神经系统三、辅助检查判读能力1、常见正常、异常心电图阅读: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过缓、房早、房颤、室颤、室速、室早、左房、左室肥大、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Ⅰ、Ⅱ、Ⅲ度,左右束支传导阻滞)。2、常见X线片判读胸片(肺炎、气胸、胸腔积液)、骨折(四肢骨折)、腹部平片(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四、医疗文书书写能力门急诊病历、转诊申请报告、特殊检查申请单、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随访记录。五、基本操作能力1、手术区消毒和铺巾;2、切开、止血、缝合、打结、拆线;3、清创术;4、换药;5、带无菌手套;6、穿脱手术衣;7、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8、人工呼吸;9、胸外按压;10、气管插管;11、电除颤;12、简易呼吸器的使用;13、心电图机的使用;14、血压的测量;15、血糖测定(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16、脊柱损伤的搬运;17、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18、吸氧术;19、吸痰术;20、插胃管;21、导尿术;22、雾化吸入;23、洗胃;24、催吐;25、灌肠;26、妇科双合诊检查;27、阴道窥器使用;28、穿脱隔离衣;29、使用检耳镜;30、使用检眼镜;31、儿童生长发育测量;2六、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预防,转诊指征、流程管理和注意事项,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包括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包括小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胸膜炎、急性乳腺炎;消化性溃疡、胃炎、反流性食道炎、腹泻(包括小儿腹泻)、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胆囊炎、腹外疝、阑尾炎、胆石症、中毒、电解质紊乱;贫血、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症、佝偻病、儿童高热惊厥、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肿;糖尿病、血脂异常、痛风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下肢静脉曲张、骨关节损伤;围产期保健、新生儿黄疸、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月经失调、子宫脱垂、计划生育指导。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征及识别、转诊指征及预防,包括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识别、转诊指征及预防策略,包括神经症、痴呆、精神分裂症。七、急诊急救能力(一)急诊常见症状和问题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流程管理注意事项。包括高热、昏迷、头痛、抽搐、晕厥、急性胸痛、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急性腹痛、呼吸困难、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鼻衄、电解质紊乱、休克;中毒和意外伤害。(二)常见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包括强心、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解痉平喘药、镇痛镇静药、止血药、解毒药。(三)常用急救技术,包括吸氧、洗胃、催吐或灌肠技术;徒手心肺复苏技术;人工呼吸,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四)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五)理化因素所致伤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六)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和转诊前的准备。八、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宣教能力(一)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维护的原则与基本方法。(二)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