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腻子技术标准1分类和技术要求按动态抗开裂性指标将建筑外墙用腻子分为两种类型:P型:普通型建筑外墙腻子,用于普通建筑涂饰工程。R型:柔性建筑外墙腻子,用于抗开裂要求较高的建筑外墙涂饰工程。技术指标见表1。项目P型R型在容器中的状态无结块、均匀施工性刮涂无障碍表于时间(h)≤5(6h)初期干燥抗裂性无裂纹打磨性手工可打磨(g/lOmin)吸水量≤2耐水性(96h)无异常(48h)耐碱性无异常粘结强度标准状态(mPa)≥0.6冻融循环次(5)≥0.4动态抗开基层裂缝,0.1≥0.3<0.3≥子(剂)子(处理。质感的厚质涂料及中裂性(mm)腻子层无裂纹间层、弹性腻子不在本标准范围内。道腻子,总厚度约为照日本标准,将腻子涂层湿膜厚度定为状还是胶液都要求在贮存期内均匀、无结块,该项指标用于判定腻子的表观性能。低温贮存*稳定性-5刮涂无困难4标准内容的说明4.1适用范围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外墙腻子主要有三大类产品:粉状腻以水泥、可再分散胶粉、高分子水溶性干胶粉等为粘结、双组分腻子(以聚合物乳液、水泥为粘结剂以聚合物乳液为粘结剂),主要作用是用于外墙基层找平本标准范围只适用于这类基层找平处理腻子。具有装饰4.2腻子涂层的厚度根据一般外墙饰面涂饰工程的实际情况,通常批刮2mm-3mm(湿膜)。为接近实际情况,参4.3容器中状态不同形态的腻子产品贮存期限不同,但无论是膏状、粉4.4施工性施工性对于保证墙体平整、减轻工人操作负担、保证涂℃冷4无变化、膏状2-2m料饰面的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外墙腻子目前主要采用批刮的施工方法,劳动强度大,因而将刮涂无障碍列为质量控制指标。4.5干燥时间(表干)列该项目主要是便于考察打磨及刮涂第二道腻子的时间间隔,通常在腻子表干后即可进行打磨。4.6初期干燥抗开裂性由于外墙腻子较厚,属厚质涂层(2mm),干燥时间较长,又在室外施工,环境较室内复杂,干燥过程中易出现龟裂现象,因此制定此技术指标。在初期干燥抗裂仪中进行测试.6h后未出现龟裂为合格。4.7打磨性腻子的主要作用是找平基材,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外墙大面积批刮时,不可能非常平整,因此需要打磨。一般情况下,打磨不要求象内墙腻子那样细腻、平整度高,不需要量化判定。本标准规定用O号(120目)砂纸进行手工打磨即可,方法简单易行。如手工可打磨出粉末即认为合格。4.8吸水量由于外墙腻子较厚(2mm),是否易吸水对其性能有影响,参照日本标准制定此技术指标。在此试验过程中试块密度的的面积是完全批腻子差异及不同粘结剂封边时不能保证所.相同的,使试验结果离散性大、重复性不好。为此根据试验积累数据,将试块质量定量为220g±10g。涂覆粘结剂后试块各边长不得小于64mm。日本标准的吸水量一项中乳液型定为<2g,C-2型定为<1g。考虑本标准腻子类型中包括乳液型、水泥基型及其它材料等三种类型,因此将其定为<2g。4.9耐水性外墙腻子用于室外应具有耐水性,且应与外墙涂料的耐水性相一致,外墙涂料的耐水性为96h,因此,将外墙腻子的该指标定为96h。浸水后观察板面有无起泡、开裂、掉粉等现象。4.10耐碱性由于待批腻子的外墙基层主要是一般抹灰基层或混凝土基层,碱性大,要求腻子有抗碱性。内墙腻子耐碱性指标为24h,考虑外墙腻子耐碱性要求要高于内墙,因此该指标定为48h无异常。4.11粘结强度室外环境较室内复杂、多变,要求外墙腻子自身并与基材有较高的粘结强度,特别是经过冷热气候的变化后是否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粘结强度而不产生开裂、脱落等现象。为了较直观的模拟并考察此项性能,在本标准中增加了冻融循环后的粘结强度。.考虑到外墙涂料的涂层耐温变性(耐冻融循环性)已由10次循环改为5次循环,故在本标准中定为5次冻融循环后的粘结强度,由于冻融循环的试验条件有间断浸水(-20℃3h-50℃3h--->水中浸泡18h),相当于间断浸水90h(约为3.75天),因此不再另设浸水后的粘结强度。需要注意的是浸水的位置与内墙腻子浸水粘结强度不同,应高过腻子层面。另外,通过试验发现,经冻融循环后直接测试腻子的粘结强度,腻子层可能未完全干透,造成测试结果偏低。为此,增加了冻融循环试验后,在50℃±2℃恒温箱中干燥24h,然后再于标准条件(温度23℃±2℃,湿度50%±5%)下放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