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习吴邵萍事迹心得体会学习吴邵萍事迹心得体会(1)最近教育战线开展了向吴邵萍同志学习的活动,我首先学习了吴邵萍的先进事迹,感触很深。“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品德,刻苦钻研、勇于攀登的坚强毅力,潜心探索、开拓创新的勤奋精神,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的博大情怀。这是对吴邵萍同志优秀事迹的概括,是我们学习的精髓所在。我们都是人民教师,尽管我们和吴邵萍老师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态度,那就是甘于奉献、甘做人梯。在吴邵萍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我们要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态度决定一切!吴邵萍同志“爱园胜爱家”的工作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端正了态度,也就决定了教学的起点,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我们要静下心,沉下气,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教师工资绩效改革以后,我们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凝神聚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以优质的教学回馈学生,回馈社会。我们对待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吗?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吴邵萍同志把幼儿园的孩子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大爱观念下,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爱敲开他们的心灵的大门。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反思自己的教师生涯总感觉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变成了一个“行者”,变成一个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过日子的人。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有时细细想来,总活在别人的影子下,多么可悲。就拿现在的课改来说吧,在“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好多老师盲目“跟风”,把别人的模式硬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殊不知环境变了,教材变了,学生变了,老师变了……好多的因素都变了,还用人的一套怎么行。“跟风”不是说一无是处,不能一味的“跟风”,一辈子“跟风”,在“跟风”中迷失了自我,要有思考,在“跟风”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独到的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见解、方式。才能做得更好。要有创新,要有发展,要有自己的思想。做教师的都很忙,没有不忙的教师,人们都在忙。如果我们能忙里偷闲,抽空坐下来,思考自己除了这样做教师,还可以怎样做并做得更好,这样的教师就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学者,成为一个思想者,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教师总是利用各种资源为自己“充电”,总是大量阅读专业书籍的,总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有思想的教师从来不轻易打发教育中发生的问题,从来不轻易干扰学生的自由生活和自主学习。有思想的教师总是为自己保留一份“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心情;有了这份心情,教师就会尽可能地保护、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和主动发展空间。学习吴邵萍事迹心得体会(2)昨天下午,我们全体教师在一起学习了教师吴邵萍的事迹。大家都被他们那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真诚以及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精神所深深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学习。通过学习,我知道吴邵萍老师的事迹是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通过学习,使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微小的细节不能忽略,因为它是关于学生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好教师的共同点,有了这颗爱心,你才有资格去教你的学生,对学生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教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