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力发电厂重大危险源辨识大型火力发电厂重大危险源辨识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8日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浏览:2395次查看所有评论【打印文章】位置:易安网>>安全评价>>危险源辨识摘要:本文结合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300MW、2×600MW机组情况,对目前大型火力发电厂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和分析,提出火力发电厂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管理方法关键词:火电厂;危险源;重大;控制1引言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通过锅炉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使热能产生机械能,驱动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其原料为煤、水、石灰石等,产品为电和蒸汽。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脱硫、脱硝后从烟囱排出,除尘器下的灰和锅炉排出的渣可供综合利用或送灰渣场贮存。火电厂生产系统包括: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循环系统、发电输电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供排水系统、点火油系统、除灰系统、除渣系统、化水系统、供氢系统、工业废水处理、脱硫系统、脱硝系统等。电厂的特点是大型设备多、运转设备多、带电设备多、压力容器多、高温高压管道多,高层建筑多,带煤粉的车间较多,自动化程度高,并要使用一定量的油、氢、酸、碱、氨等等。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6类,即:2.1.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1.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1.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8)脱硫:电伤、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等;(9)脱硝:爆炸、电伤、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等。2.2危险源识别现代系统安全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主要由危险物质和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构成,其中有:危险物质:储存的次氯酸钠、氢、氨、氮、盐酸、烧碱危险化学品等。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化学能(可燃气体氢气和氨与空气形成混合引起化学爆炸、酸碱的化学灼伤)、势能(承压设备、管道的物理性爆炸、高处坠落)、机械能(物体打击)、电能(雷击、触电)、声能(噪声)、热能(热辐射及烫伤)等。第二类危险源主要由人、机、环境构成,其中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失误、心理、生理、行为失常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设备故障、防护设施失效等)、环境因素(平面及设施布局不当、物流运输不合理、气象条件、地质因素等)。2.3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火力发电厂中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物质有氢气、助燃燃油、供脱硝使用的液氨。按照生产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氢气临界量为1t,氨的临界量为40t。2.3.1氢冷发电机国内最大发电机充氢容积约125m3/台;温度≤40℃;运行氢压:额定0.50MPa;最大0.52MPa;补氢量(额定氢压)≤10Nm3/d.台;氢气纯度≥99.5%,湿度≤-40℃。转贴于中国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将氢冷发电机中氢气的正常工作温度(按40℃计)与压力下容积换算为标准状态下(101.325kPa,273.15K)的容积,V=558.9Nm3,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9kg/m3,一台氢冷发电机中氢气最大贮量为25kg。生产场所氢量远小于临界量1t,通常氢冷发电机单独构不成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2.3.2贮氢库按国内较大的贮氢库20组集装瓶,共400瓶(每只瓶40L,15MPa)进行计算。将氢气的正常使用温度(293.15K)与压力下容积换算为标准状态下(101.325kPa,273.15K)的容积,每只氢气瓶标准状态下容积V=4.1Nm3,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9kg/m3,氢库最大贮量为149kg。氢气贮存场所贮存量远小于临界量10t,因此贮氢库单独构不成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2.3.3给水用液氨在每台机组设2点加氨(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出口和除氧器出口),使用液氨,单台机组OT工况用量约8kg/天,按贮存量为10天的使用量(~80kg)。因此,给水用液氨单独构成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2.3.4脱硝用液氨类比600MW机组采用3台容积110m3液氨储罐,可满足脱硝中液氨用量要求。液氨常温贮存,充装系数按0.8计,充装压力为16kgf/cm2,液氨密度为820kg/m3。则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