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及与职业探索关系——以井冈山大学为例伴随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1999年全国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而就业率却逐年下降。有相关学者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关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显得很有必要。1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1.1文献综述目前,就业能力研究越来越受到高校学术界的重视。关于就业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1.1就业能力的概念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在国外,早在1909年Beveridge(1909)就已经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但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Beveridge(1909)提出就业能力在于判别人们是否具有劳动能力,用以分辨失业人士是否具有就业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TheconferenceboardofCanada)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在国内,就业能力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可雇佣性。国内学者郑晓明(2002)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1】我国学者陈薇静(2004)认为,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与基本就业能力。[2]国内学者谢志远(2005)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国内外学者达成的统一共识。1.1.2就业能力的结构????国内学者谢志远(2005)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1.1.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因素1.1.4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综观文献,我们发现,对大学生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的研究比较缺乏。大学生对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如何?具有什么特点?大学生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与关系如何?针对大学生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的现状与特点,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这些问题便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2研究问题(1)大学生对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的现状(2)大学生对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3)大学生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与职业探索的关系1.3研究意义????2研究方法2.1调查对象来自井冈山大学在校大学生231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大一人,大二人,大三人,大四人。2.2调查工具(1)大学生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问卷采用自己编制的大学生学校就业能力培养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围绕课程设置、创业指导培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编制,共15道题目。问卷均采用李克特技术,5点量表计分。(2)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本研究采用李娜(2009)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来测量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状况。该问卷包括三个分问卷:准备性不足;信息探索困难;多方面冲突矛盾。缺乏准备分问卷包含三个因子: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信念和犹豫不决;信息探索困难分问卷包括四个因子:自我信息不足、职业信息不足、社会环境信息不足,信息获取渠道(方式)不足;冲突矛盾分问卷则由外部冲突、内部冲突和情绪不适三个因子组成。答案形式为Likert式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基本不符合,“3”表示不太确定,“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所遇到的相应职业决策困难越多。其中,第7题和第31题为反向计分题目。2.3调查程序?????2.4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应用SPSS11.5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3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