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助产技术设置标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机构等级和设置至少为一级医疗机构,且设置在农村地区。专业人员配备医生产科技术负责人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要求产科工作经历10年以上。医生人数4人以上,须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士和护士产房须配备专职助产士1人以上,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士与护士之和不少于4人。手术室须配备专职护理人员。麻醉医生配备专职麻醉医师至少1名。新生儿救治人员具备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力的医护人员。产科业务用房与配备产科门诊1.设有门诊诊室、检查室各一间,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要求两间诊室相通。设有上下水设施及候诊场所。2.门诊诊室医疗器械配备:血压表、听诊器、体温计、体重(身高)计、皮尺、窥器、无菌手套、骨盆外测量器、照明灯、妇科及产科检查床、胎心听诊器、多普勒胎音仪、紫外线灯、急救箱。产科病房1.设有检查室、治疗室、医护办公室、新生儿处置室、换药室。检查室内配备相应检查器械,治疗室应配备抢救车。2.实行母婴同室,每张床单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房间内应有取暖降温设施。分娩区1.分娩区位置及布局合理,原则应在病房的一端,外环境整洁。分娩区使用面积不得小于60平方米,内设有产房、更衣室、缓冲间、洗手间、待产室、敷料准备室及污物处理间,房间布局应严格分区。分娩区内污染区、无菌区应有明显标志。2.产房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墙壁房顶完整无损,并应全油漆或瓷砖。应有双窗户及取暖降温设备。3.产房配备的设备及器械有:产床、新生儿床、多普勒胎音仪、紫外线灯、器械台、器械敷料柜、药品柜(抢救药品柜)、急救车、冲洗设备、地灯、床挡、消毒产包、助产器械(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卵圆钳、阴道拉钩、窥器等产科常用器械)、输液器、输液架、沙袋、婴儿磅秤、皮尺、新生儿喉镜、新生儿气管插管、新生儿复苏囊、压舌板、舌钳、新生儿吸痰器(低压)、手电筒或应急灯、氧气瓶、担架车等。4.常用的急救药品有:子宫收缩剂、升压剂、解痉剂、镇静剂、降压剂、止血剂、利尿剂、强心剂、呼吸兴奋剂、麻醉剂、皮质激素及新生儿抢救用药等。5.危重孕产妇抢救卡摆放有序,便于查阅。手术室1.手术室区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内应设有手术间、缓冲间、更衣室、刷手间、敷料准备室及污物处理室。污染区、无菌区应有明显标志。2.手术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地面必须平滑无缝隙,双窗户,墙壁房顶完整无损,并应全油漆或瓷砖。室内应有取暖降温设施。3.手术室配备的设备及器械:手术台、器械台、麻醉机、麻醉桌、药品柜(抢救药品柜)、抢救车、多功能生理监护仪、气管插管(包括新生儿)、新生儿复苏囊、喷雾器、开口器、敷料柜、无影灯、紫外线灯、氧气瓶、吸引器、低压吸引器、血压表、听诊器、多普勒胎音仪等。4.常用急救药品:同产房。辅助科室药房、检验科(含临床、生化)、B超室、心电图室等。规章制度1.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门诊工作制度、治疗室(检查室)工作制度、分娩室工作制度、手术室工作制度。2.相关登记:《天津市产妇分娩登记表》、紫外线照射时间记录本、各种细菌培养化验单粘贴记录本。病历书写要求按照《天津市产科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的各项要求执行。1.产科病历包括:体温表(甲种)、治疗记录、产科病历记录、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应书写产科入院记录(1、2)、首次病程志、待产记录、产程图、临产记录、分娩记录、病程志、剖宫产术前小结、麻醉记录、手术记录、产后记录、出院记录、报告单粘贴记录、病历首页。2.新生儿病历包括:婴儿体温表、治疗记录、婴儿出生记录、病程记录、报告单粘贴记录。质量控制指标1.年分娩量至少100例,剖宫产率30%以下。2.出生证信息系统录入及时。二级助产技术设置标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机构等级和设置至少为二级医疗机构专业人员配备医生产科技术负责人应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产科工作经历10年以上。医生人数10人以上,须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士和护士产房须配备专职助产士4人以上,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助产士与护士之和不少于10人。手术室须配备专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