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欢迎阅读1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生从5、6岁就进入学校,至少要在学校学习9年,有的要在学校学习16至20年。学校的教育方针、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方法以及学校教师的素质状况都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形成。然而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忽视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1.教育目标的片面性助长学生形成不良人格(1)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格教育。在一段时期中,教育中搞政治挂帅,政治教育代替人格教育,是造成德育流于形式、空洞无效的重要原因。而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育的结果就是政治教育落不到实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2)以知识教育代替人格教育。以智育取代学校的一切教育,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而且“所谓的坏学生”遭到歧视,其结果使一些学生片面发展,出现人格不良。(3)以片面代替全面的人格教育。比如,尊重只强调对父母、精品资料欢迎阅读2教师的尊重,而忽视对同学和他人的尊重;拼搏、奋斗只强调成功的荣耀,而忽视抗挫折的健康心态的培养;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却忽视合作能力的提高。2.教育方法的失误直接导致学生形成不良人格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营养轻精神养分;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浮躁短视。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中小学就是只追求高分,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差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考试的机器,使得那些心理还很脆弱的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来自学校和家长的高期望值,产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排解压力的渠道和方法,面临一些自认为走投无路的难题,在极度恐惧和不知所措时就选择极端的方式,有的自毁,有的走向犯罪道路。3.教师人格不完善促使学生形成不良人格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面镜子,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是年龄小的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模仿程度越高。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其人格表现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有的甚至会有一生的影响。一个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自私狭隘、浅薄粗暴的教师,会在行为上,动辄打骂学生、侮辱学生;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不是他在课堂上教的知识,精品资料欢迎阅读3而是他的虚伪和欺骗。二人格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质的教育活动,本身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种变项,需要遵循必要的原则。实施的途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功效各有千秋,不能绝对化。因此,搞好人格教育,最关键的莫过于人格教育对策进行优化组合。根据人格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我国当前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实际情况,青少年人格教育对策的优化主要是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前提是重视人格教育人类进入21世纪,这是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经济社会,每个国家在这场竞争中能否取胜取决于科技实力的状况如何,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担当科技发展的主体——人的素质的较量。而人格则是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人格的培养。尽管各国国民性有所不同:如美国人粗犷、豪放,法国人自由、浪漫,德国办严谨、思辩,日本人服从、坚强,但在人格教育方面,诚实、正直、勇敢、公正、善良是各国国民教育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人格修养问题已成为全球教育关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目前,许多国家的教精品资料欢迎阅读4育研究中心已从“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可见与21世纪的对话,首先是在人格问题上的对话。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的重视。2.基础是提高学生的以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构成人格的要素不少,但其核心是人的内在思想道德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这一切,无不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与人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有关。文化素质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也是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