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小训练91/4地理小训练9一、选择题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变化过程(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1~2题。()1.与t1时期相比,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可能是①年内径流量变化幅度增大②年内径流量变化趋于平缓③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增大④夏秋季流量减小,冬春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据图分析该t4时期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使得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回答3~4题。()3.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①流域内降水变化②湖水流向变化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④当地围湖造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A.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B.湖畔土壤肥力下降C.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D.湖泊航运条件变差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5~6题。()5.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A.7时B.19时C.9时D.21时()6.如果图中虚线L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8时B.22时C.18时D.20时右图中实线是亚洲某农作物收割期的等值线,虚线是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读图,完成7~9题。()7.该农作物是A.水稻B.甜菜C.冬小麦D.玉米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小训练92/4()8.图中A的数值可能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9.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在B处发生弯曲,表明B处A.地势高B.冬季气温偏高C.夏季气温偏高D.夏季降水多读“两个岛国示意图”,回答10~11题。()10.有关两国叙述正确的是①两国均为发达国家②两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热和温泉等③两国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均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④首都B属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⑤A地所在国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⑤()11.当B城日出时间为7∶40(为该国的国家时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尼罗河河水上涨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C.北美中部平原来自于北冰洋的寒冷气流频繁南下D.地中海的盐度处在一年中最低的季节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印度尼西亚人口2.38亿,人口增长率高达1.4%,超过一半人口分布在爪哇岛。爪哇岛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较多、土壤肥沃的地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橡胶树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中生长。材料二东南亚某区域图(1)试说明爪哇岛雷雨多发的原因。(4分)(2)分析爪哇岛发展橡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3)万丹省是印度尼西亚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13.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1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高三地理复习小训练93/4图1材料二图3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图2图3(1)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8分)(2)说明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并解释原因。(8分)(3)简述图1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奥里诺科河是南美洲重要河流之一,支流众多,径流量居世界第五位,流域内锰、镍、钒、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但奥里诺科河流域3/5以上的地区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