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回顾改革历程,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劳动保障工作信心(一)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推进(略)(二)社会保险征缴办法得到创新发展(略)(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起步(略)(四)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行(略)二、分析当前形势,牢牢把握大局,理清劳动保障工作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动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完善大社保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当前扩大就业所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工作,领导更加重视、百姓更加关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一是从上级政府的工作要求来看。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对我们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下达的任务越来越重。中央和省都通过了劳动保障“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了对今后五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更是对抓好今后的社保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连续下发了六个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文件。二是从人民群众的保障需求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意识日益增强,对社会保障权益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对维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维权行动明显增加。据市劳动保障局统计,立案的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从2002年的533件上升到了2005年的2227件,立案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从762件上升到了1360件,第1页共5页劳动合同签订率也从75%上升到了87.5%。三是从社会保障的自身发展来看。我市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经过长期的创新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险种由养老、医疗逐步发展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保障对象从单一的就业人群逐步向全体人民转变,保障区域也从城市逐步拓展到了农村,大劳动保障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无论是基本原则、体系构建、制度安排,还是运行管理,都面临着承前启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劳动保障形势也更加严峻,困难和问题也更加多。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同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全局,全面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当前尤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要坚持执政为民,转变职能,把劳动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和社会公平“调节器”,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是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保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劳动保障财政投入的良性增长机制,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二要坚持城乡统筹,探索机制,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破好题。从事劳动保障的同志要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又要看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在低水平阶段。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以当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顺势而为,加快推进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多条腿走路”,在政府和全社会给予必要支持的同时,要看到“农民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紧密联系、土地是其最基本的社会保(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障”的特点,统筹兼顾好推进城市化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系,研第2页共5页究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切入点和运行机制,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协调发展。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劳动保障工作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劳动保障工作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