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多样化党员教育汇报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党的**报告指出,要“在全党开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当前,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以下简称“五个多样化”)日趋明显,给党的建设尤其是党员队伍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给党员先进性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五个多样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如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各级党组织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五个多样化”对党员先进性教育影响分析(一)“五个多样化”对党员先进性教育对象--党员的影响。一是对党员思想观念的多重性影响。“五个多样化”条件下,社会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组合,经济成份的复杂变化,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调整,给党员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先进与落后,交相并存,异常活跃。其积极的影响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注入现代理念,提供观念支撑。其消极的影响则表现为落后的、陈旧的,乃至庸俗的思想,背离了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对党员先进性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部分党员对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产生怀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的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宗旨观念淡薄。部分党员讲实惠、讲回报的多了,讲党性、讲奉献的少了;组织纪律淡化。有的党员不愿接受组织约束,游离于组织之外。有的只要权利,不讲义务,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对党组织交待的工作讲价钱,打折扣,不能定期参加组织生活,甚至长期不交纳党费;作用发挥不够。有些党员不但不能带领群众在社第1页共10页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相反却成了普通群众“帮扶”的对象。二是对党员职业身份的多重性影响。“五个多样化”条件下,党员就业的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职业之间的关系也处于一种不固定状态。在生存竞争和利益的驱动下,党员的工作岗位不再象计划经济条件下纯粹依靠组织安排,很多情况下,党员从更有利于体现个人价值出发,根据个人自愿和岗位需要的双重标准,对工作职业岗位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有的党员今天可以选择一种职业,明天也可以选择另一种职业,有的甚至可以同时具有多重职业身份。党员职业身份的多重性客观上决定了党员代表不同的阶层,其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变化,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另一方面,势必造成不同阶层利益主体的冲突,对党员如何实践和维护好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是一大考验,对党员先进性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如: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既是村级组织的管理者,又是私营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作为村干部,应当成为党在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党和人民利益的实践者和维护者;作为私营业主,则代表个人利益,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党的先进性,是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三是对党员流动的多重性影响。“五个多样化”条件下,党员流动加快,流动轨迹的不规则性,流动方向的不确定性日趋明显,并逐步呈扩大趋势,表现出跨部门、跨单位、跨行业、跨地区的流动现象。对党员个体而言,流动的结果直接表现为:有的党员组织关系长期空挂,脱离组织视野,成为“挂名党员”和“自由党员”;有的不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成为“口袋党员”;相当一部分党员存在“两不管”现象,即流出地党组织不能管,流入地党组织不好管;有的党组织内的党员成份复杂,分布于不同的行业和地域,在时间、空间上存在差异性,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困难。所有这些,给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五个多样化”对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者--党组织的影响。“五个多样化”对党员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