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检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以下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实际情况,并对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现状,发展,对策措施1、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特点(1)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检测机构是由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证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2)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工程质量检测本身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并且样品的检测具有明确的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方便性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具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3)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检测市场化程度较差。长期处于保护之下的检测机构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特别是与国外先进的检测同行相比,在检测工作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由于以上原因,通常的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等硬件和技术培养等硬件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因此造成目前虽然政策垄断成分高,但技术门槛低的现状。(4)检测行业体制单一。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可能打破现有的平衡。2、工程质量机构现状及存在问题(1)检测机构少,专业不齐全。目前,很多建筑行业检测业务都是由其他行业检测机构承担,往往不能按照建筑行业标准和规范来评价所检项目,造成检测结果不能反映工程的特性。(2)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目前,从事检测工作的机构大多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多年来一直隶属于施工单位或科研单位,检测业务跨省或跨行业的较少,在工程建设领域大多属于建设“同体”。检测机构依附感强,服务意识淡薄,缺少竞争机制。(3)硬件条件差,检测能力弱。多年来,由于建筑工程投入较少,对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大多检测机构检测环境较差、检测设备老化,检测水平不能适应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4)检测费用标准不一。首先,检测的价格标准不统一。有的检测机构参照其他行业标准执行,导致各检测机收费差别较大。其次,由于工地现场抽检项目的检测费用在工程概算中未明确列出,收费弹性较大,个别检测机构压价揽活,形成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低于检测成本报价的无序状况。检测机构取得检测数据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检测费用不能到位极易造成不进行检测、事后编造数据的现象。3、建筑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自各方面。(1)政策风险。检测行业是受国家政策影响程度很高的行业,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而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政策风险问题。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