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尾矿库的基本概念一、尾矿库尾矿是只矿山的选矿厂将矿石破碎、筛分、研磨、分级、再经重选浮选或氰化等选别工艺流程、选出有用金属后的剩余部分,其有用成分含量很低,这部分产物称之为尾矿。通常尾矿以矿浆形态排除。这些尾矿有的用于井下充填,或被利用做建筑材料,但是大多数尾矿被输送到尾矿库(坝)堆存。尾矿库就是指采用当地土、石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及尾矿借助山谷地形条件堆筑起来,形成一定容积,用以堆存尾矿和贮水的坝体,通常尾矿坝包括初期坝(又叫基本坝)和堆积坝(又叫后期坝)。初期坝(基本坝),是基建期采用当地建筑材料修筑的,用以形成投产初期堆存一定量的尾矿所必需的库容量,一般要求贮存选矿厂投产后半年以上的尾矿量。堆积坝(后期坝),是选矿厂在生产过程中,在超过初期坝坝顶标高以上,采用尾矿堆筑的坝体。尾矿筑坝方法包括:1、冲击法;2、池填法;3、渠槽法;4、采用水力旋流器分级上游筑坝法;5、尾矿分级下游筑坝法;6、尾矿分级中线筑坝法。按施工方法分类:1、辗压法;2、水力冲填法;3、高浓度堆筑法;4、尾矿压虑滤饼干堆。二、排水构筑物在尾矿坝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为了将尾矿库内成清水、雨水和汛期山洪等安全地排除坝外,通常设置排水构筑物,它包括排水井(塔)排水涵管、排水斜槽、隧洞、拦洪坝、溢洪道及截洪沟等。三、排渗水设施尾矿坝体内有一条浸润线,即一个浸润曲面线,类似于地下水位线。它对坝体外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一般说,随着浸润线的升高,坝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就降低。因此,浸润线如果从坝外坡逸出来,其明显现象是坝后坡或坝趾处沼泽化、渗水量增大、渗水浑浊、出现管涌、流土和塌陷等。这些现象对坝体稳定性是极为不利的。工程上要求尾矿坝坝体内设置排渗水设施,用以降低浸润线。排渗水设施包括有:1、排渗棱体;2、滤水堆石坝(初期坝);3、排渗褥垫;4、排渗盲沟(盲管);5、贴坡反滤体;6、排渗井管(虹吸式渗井、轻型井点、垂直及水平联合排渗体)。第二节尾矿坝的特点及生产管理一、尾矿坝的特点:1、由于条件差,山谷狭窄,坡陡,库容小,汇水面积大,调洪库容小,致使尾矿坝筑坝高,坝内水位高,形成人工建造的具有高势能的“泥石流”。因此,对尾矿坝防洪设施有特别要求。2、由于尾矿坝坝体堆筑材料多为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浆,其粒度变化受磨矿细度左右,不同的尾矿有不同的物理特性,给筑坝和坝体带来了不同特点,通常尾矿冲填坝体内浸润线偏高,尾矿坝的稳定性、坝址的渗流、管涌、流土及饱和尾矿的地震液化等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尾矿坝为了堆存尾矿,使尾矿浆沉积固结,只要渗出的水不浑浊,无污染就没有完全隔水的必要。因此,在尾矿坝构造上应以透水性为原则。3、矿山生产的迅速发展,使选矿厂排出的尾矿量及“三废”急剧增加、环保、占地、复垦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中尾矿所含有害物质,如不能妥善处理,必然造成日趋严重的污染。二、尾矿坝的管理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有:1、尾矿的输送、排放、筑坝及回水;2、尾矿坝的防洪渡汛和抗震;3、尾矿坝的维护、加固;4、排水构筑物的使用管理;5、排渗水设施的使用和监测;6、环境保护和尾矿综合利用等。二、尾矿坝的问题1、尾矿坝病害与隐患的形式:图1—2—1初期坝为土坝与尾矿堆积坝接触处渗流图1—2—2矿泥不透水夹层导致坝外坡渗流土坝沼泽化浸润线抬高浸润线逸出粘土地基浸润线抬高透水性夹层浸润线逸出堆石坝(1)尾矿坝的排渗设施堵塞堵塞或破坏,或无排渗设施,使堆积坝侵润线抬高,坝外坡侵润线逸出,坝外坡和坝趾沼泽化,坝体出现裂缝、塌陷、冲沟或滑塌等;(2)初期坝为土坝,放矿后坝体侵润线抬高,并在坝外坡逸出,坝坡出现裂缝、冲刷等;(3)坝基、坝肩有渗透,坝内两岸有坍岸,绕流、泥石流等;(4)透水堆石坝渗浑水;浆砌石坝坝体有裂缝,有渗透水,坝体稳定性受威胁;(5)排水构筑物泄水能力不足,有缺陷,损坏失修,或断裂渗透、跑浑水、下游消能设施不善;(6)回水澄清距离不够,干滩距离太短等;(7)抗洪和调洪能力太小;(8)抗震能力不足;(9)随意放矿,坝端集中放矿等错误放矿方法造成沉积滩面倾斜、侧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