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25题)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同步。下列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答案】D【点拨】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即可,按时间先后正确选项是D。【结束】2.(2011年5月聊城市二模15题)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下图中的A.改良蒸汽机B.蒸汽机车C.汽车D.电灯【答案】D【点拨】本题较简单,联系到1879年、引起煤气股票价格狂跌等信息,这项新的科技成果应指电灯的发明。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结束】3.(2010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40题)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2/11【答案】C【点拨】很明显从材料可以看出因为电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煤气时代成为过去,只可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这种变化的出现。【结束】4.(2010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28题)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答案】C【点拨】“马”代表农耕时代人民生产生活所凭借的的畜力,“机”则代表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了人力和畜力。这一变化反映了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结束】5.(2011年3月潍坊市一模13题)“自15世纪以来,中国曾面临过三次战略机遇期,其中第三次是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次战略机遇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②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发展③两极格局的形成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点拨】结合教材相关所学,第三次战略机遇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后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给各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战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使科学技术革命有了新的发展。本题选①②项。第③项“两极格局的形成”造成两大阵营对抗和冲突,不属于“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时间上不符合。【结束】6.(2011年山东实验中一模15题)观察下表,3/11与上述内容有关的信息有()①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对手,对抗争霸②美苏在高科技领域角逐激烈③战后苏联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④美苏科技竞争服从服务于政治斗争的需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点拨】此题可以采取排除法,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实力一直与美国有一定差距,因此不能用“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的说法,③应排除,故D项为正确答案。【结束】7.(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10题)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下面一幅漫画。他要表达的是()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答案】B【点拨】根据图片仔细观察,能发现“苹果”,“月亮”,“星星”等。【结束】8.(2010年11月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质检11题)对右侧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4/11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点拨】根据时间可以判断a处对应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