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八次月考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体育专电:北京时间16日零点15分,当地时间15日13时15分,福娃在南极极点所在的标志??——南极柱向全世界发出“北京欢迎您”这一冰雪纯真的邀请。据此完成1~3题。1.该照片拍摄日期,图中南极柱日影变化是A.不断变短B.在不断变长C.日影在不断东移D.日影长度不变2.照片中,拍摄者或南极柱影子的方位是A.南极柱影子指向正南B.拍摄者位于南极柱东南C.拍摄者位于南极柱正北D.南极柱影子指向东北3.与图示地区相比,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①3月份累计昼长短②7月份冰层厚度大③8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图中曲线是等温面分布图,等值距为2℃。读图完成4~5题。4.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5.与①地相比,③地A.气温更高B.气压更低C.光照更强D.风力更弱下图为北京市2014年10月28日08时至11月2日08时的露点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读图完成6~7题。6.从上图可以看出A.气压越低,露点越高B.30日8时,北京气温高于5.7℃C.气压白天高,夜间低D.水汽含量越高,露点温度越低7.冷空气影响北京的大致时间是A.30日8时B.31日8时C.1日8时D.2日8时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每年的3、4月份,从准噶尔盆地出发,向着阿尔泰山挺进(如图所示)。完成8~10题。8.冬季牧场在A.①B.②C.③D.④9.在四季转场的放牧过程中,最不缺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热量高低B.降水多少C.地下水深浅D.坡度大小右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11.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1500-2500米B.南坡2500米以上C.北坡500-2200米D.北坡2200米以上12.甲河属于A.长江流域B.淮河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13.乙河谷从成因来讲,属于A.流水侵蚀谷B.冰川谷C.风力侵蚀谷D.断层谷科学家在亚平宁半岛西海岸水面下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4~15题。14.该洞穴岩石成因与下列岩石相同的是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15.从石笋剖面可以得知A.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B.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C.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两次D.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一次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完成16~17题。16.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17.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000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014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总理指出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据此完成18~19题。18.大量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前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原因最可能是A.成都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京B.大量在成都打工的北京人回家过年C.成都过年消费水平比北京高D.成都老年人前往北京的孩子家过年19.2014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A.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B.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C.春运压力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