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2007年9月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感谢上海市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将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有关情况简要作个介绍:一、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2006年7月20-21日,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会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社及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了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论坛上,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了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M型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在国内外舆论和东盟国家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一是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北部湾”是指中国的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以及越南的东北部所围2成的海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国四方”这片区域。2004年,越南提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概念,就是以上地区的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延伸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地缘经济概念,超越单纯的地理概念,使之覆盖海上东盟国家。使得这一合作包括中国、越南,以及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家。二是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通过加快建设和完善南宁—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发展通道经济,逐步形成贯通中南半岛的南宁至新加坡的经济走廊。三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努力为这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2005年7月,广西作为继我国云南之后的第二个省区正式参与大湄公河次经济区域合作。这个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了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构建这一新格局,推动这一区域的发展,将形成一个太平洋西岸新兴的经济增长带,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涵,促进东亚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概况及发展态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3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市,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人口为1240万,地区生产总值1439亿元,占广西的30%。考虑到区域发展的需要,在交通、物流的规划建设中,把处在两翼的玉林和崇左市包含进来,形成“4+2”的格局。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一)区位优势突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南部与越南海、陆交接处,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南拥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连珠三角,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接壤,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国通向东盟的陆路、水路要道,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经济区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二)自然资源丰富——港口岸线资源。广西沿海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岛屿624个,岸线长325公里,是国内仅剩的未大规模开发的连片沿海岸线资源。规划港口岸线228公里,其中深水港口岸线160.4公里,占规划港口岸线的70.4%。目前已开发的港口岸线约17.2公里,仅占规划港口岸线的7.5%。——旅游资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享有中国“绿城”的美誉的首府南宁、赢得“中4国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还有钦州三娘湾、防城港京岛风景名胜区、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海洋生物资源。北部湾天然港湾众多,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热带渔场之一。鱼类资源有500多种,虾蟹类220多种;浅海有主要经济鱼类50多种、经济虾蟹类10多种。北部湾还是我国著名的“南珠”产地。——矿产、能源资源。已探明的矿产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巨大。北部湾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