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签证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建筑工程签证管理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工程签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时间,提出了加强工程签证管理的若干对策,为预防建设工程造价失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建筑工程;签证;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环境也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设市场上出现了工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周期不断增加,工程技术与施工工艺不断创新,价格波动不断加剧,工程建设供求关系失衡等新特点新变化,这些因素导致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风险不断加大,许多承包商“低价中标、签证盈利”的观念越来越普遍,导致工程签证成为施工过程中造价失控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工程签证管理已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当务之急。1工程签证管理的主要问题1.1前期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图纸设计深度不够,后期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由于过度追求工程规模、速度和效益,许多业主单位不重视项目决策、方案比选和可行性研究,对方案的适用性、结构性、经济性考虑不足,导致后期施工阶段难以真正做到精讲细作,设计变更较多,导致造价失控。1.2现场签证管理不严,漏洞较多,直接影响最终工程造价。现场签证是指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承发包双方的现场代表(或其委托人)对发包人要求承包人完成合同外的额外工作及其产生的费用做出的书面签字确认的凭证。在具体施工中业主、监理、施工方各类人员构成相对复杂,工序繁琐。很容易产生权责混淆,推诿扯皮现象。例如:该签证的未签证;违反规定乱签证;现场签证存在着不正之风;已列入定额和招标范围重复签证;签证与工程隐蔽记录不相符。导致很多工程在结算审计时还在追加现场签证手续,经常发生争议。1.3现场口头承诺,事后突击补签,使结算审核留下隐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变更发生后,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经常用各种借口、事由,只给口头承诺,不及时给予书面签证,超过一定时间才突击补签,甚至到竣工验收结束后才补办手续。这些签证,一方面超过规定实效,另一方面因时间与内容同真实情况有差异,有缺少现场原始资料,使承发包双方存在较大争议,给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留下较大隐患。1.4关键工序和重点环节把关不严,使结算审计定案较难,造成造价失控。在项目造价管理中,关键工序和重点环节往往成为工程签证的重头。例如隐蔽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隐蔽工程因被下一道工序覆盖,验证困难;装饰装修工程由于材料与做法变化复杂、图纸不明确等特点,往往也成为承包商签证盈利的突破口之一。例如土石方工程的挖填运工程量、土方借土或外运工程量,附属工程道路的垫层与面层的厚度和砼标号,打桩工程加桩长度、水泥掺入量、实际桩长,以及装饰工程装饰块料、面板替换和施工方法改变等,都是在日常签单中常见的,也是在最终结算审计中定案争议最多的环节。1.5签证内容描述不清楚,导致最终结算争议较大。项目特征描述不清,签证内容有机可乘。清单项目特征决定了工程实体的实质内容。它要求编制人根据规范要求,结合技术标准、图纸,按照工程结构、使用性质及规格或安装位置予以详细而准确的表述和说明。限于清单编制人的水平,多出现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或遗漏,加上项目特征决定了综合单价,有些承包商经常通过材料或做法替换达到重新定价的目的。这类计价签证比例不断上升。1.6利益驱动管理缺位,恶意签证时有发生。在实际工程实施中,有的项目经理还通过业主驻工地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利用小恩小惠,搞不正之风,由于法制观念缺乏和利益驱动,参与方相互串通,以少签多,高估冒算,弄虚造假,无中生有以致出现行贿受贿的现象,给投资者造成损失。2规范工程签证管理的对策研究2.1扎实做好前期工作,细化施工图设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现场签证最大的源头。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图纸粗糙,材料规格档次不符合设计标准,使用功能被改变等原因都可导致设计变更。因此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补项目内容,一般情况下不进行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其次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设计费用...